1 时钟域转换中亚稳态的产生
触发器是数字电路设计中的一个重要元件,而触发器工作过程中存在数据建立与保持时间的约束,如果这种约束得不到满足,触发器就会进入某个不确定状态——亚稳态。亚稳态的存在可能导致连锁反应,以致引起整个系统功能混乱。在单时钟域电路设计中由于不存在时钟之间的延迟和错位,所以建立条件和保持条件的时间约束容易满足。而在多时钟域里由于各个模块的非同步性,则必须考虑亚稳态的发生。
2 多时钟域数据传递方案
多时钟域传递的信号有两种,其一为控制信号,其二为数据流信号。针对这两种不同的信号,分别采取不同方案遏制系统堕入亚稳态。对控制信号采用同步器装置,即在2个不同的时钟域之间插入同步器;而对于不同独立时钟域之间的数据流传递,为了避免异步时钟域产生错误的采样电平,采用FIFO存储器作为其转换接口,在输入端口使用写时钟写数据,在输出端口使用读时钟读数据,这样就完成了异步时钟域之间的数据交换。
从逻辑结构上将芯片划分为3块:写时钟域I/OBUFFER、读时钟域I/O BUFFER及FIFO存储器。I/O BUFFER的主要作用是对外部信号进行预处理,消除外部信号的毛刺,保证信号可靠并使外部的信号与时钟信号同步,消除不稳定的因素。根据信号的数目,BUFFER由相应数目的多个D触发器构成。
他由双端口存储器(Dual Port RAM)、写控制单元(Writc Control)和读控制单元(Read Control)构成。其中DUAL PORT RAM是由ISE6.0的一个编辑软件CORE GENERATER自动生成,使用者只需设定RAM的端口数、内存大小和渎写控制便可以生成一个适合程序的子模块。由于读写时钟属于不同的时钟域,满帧信号Frame从写控制单元向读控制单元传递时必须采取同步器(Synchronizer)同步。
2.1 写控制单元设计
写控制单元主要的功能是根据写数据有效信号wdataen判断输入数据是否正确,在检测到写入数据帧的开始标志位wsof后开始计数控制写指针waddr的移动,将正确的数据写入DUAL PORT RAM中,并在一帧数据写满后向读控制单元发出写数据满帧信号wframe。为防止亚稳态的出现,设计中采取了两个措施:一是采用锁存器将帧头信号wsof拉长,确保其被稳定的采集;二是采用Gray编码计数器替代普通二进制编码计数器来控制写指针waddr的移动,因为Gray码相邻两个编码之间有且只有1位发生变化从而抑制了竞争冒险的出现。
2.2 同步器设计
写控制单元发出的写数据满帧信号wframe属于控制信号,他从写时域进入读时域必须采用同步器实现信号同步,将写时域的满帧信号wframe变换为读时域的满帧信号rframe。由于信号是从高时钟域(66 MHz)流向低时钟域(40 MHz),因此采用如图4所示的同步器。
可见在写时域的满帧信号wframe经过3个clka周期延后跨越到读时钟域。
2.3 读控制单元设计
数据从写时域传递到读时域,时钟发生了变化,而且读控制单元的行为受到写控制单元及Dual Port RAM中数据的存储情况的双重制约,因此他的设计是整个芯片设计成功的关键。
由于当Dual Port RAM中写入一帧完整的正确数据后才能输出,所以读控制首先必须判断Dual Port RAM一帧是否写满。榆测到满帧信号rframe后,在等待输出数据帧头信号rfp到来后控制读指针waddr移动读出数据,并置位rvalid表征输出数据的可靠性。
部分程序没计如下:
3 多时钟域数据传递的FPGA实现
设计方案完成后选用Xilinx Spartan.II FPGA实现电路,并在XilinxISE6.0集成环境下用Modelsim5.7进行了电路仿真。
可见,在写使能信号dataen恒为有效值“1”的情况下,在写时钟clka控制下当写数据帧头信号sof有效时,写控制器开始写入数据,接收到连续8个数据后,写控制器发出一个帧满信号wframe。wframe信号经过异步转换后转换成clkb时钟域的信号。在读控制器的控制下,当clkb时钟处于上升沿,并且检测到读出数据帧头fp时,开始从outdata向外发送数据,并将valid置为有效。
可见,将dataen置低后,系统不再接受写入数据,所以也不再输出数据,valid被置为低电平,输出数据无效。写控制的使能端控制达到要求。
4 结 语
针对异步并行通信接口芯片设计中涉及的多时钟域的数据传递问题,本文采用FIFO存储器来完成不同时钟域之间数据流传递、同步器来完成控制信号传递的方案。仿真验证结果表明,数据传递准确、稳定、可靠,没有出现竞争冒险和亚稳态,完全达到了设计要求。
免责声明: 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非本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