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
电子设备的世界里,调频话筒是一种常见且实用的音频设备。本文将详细介绍一种由 3 伏电源驱动、两只
晶体管构成的调频话筒,深入剖析其工作原理、元件选择以及性能特点。
这款调频话筒的由两只晶体管承担不同的功能,一只用于音频放大,另一只作为高频振荡管兼频率调制管。具体来说,由 VT1(9013)构成音频放大电路。驻极体话筒作为声音的拾取装置,将外界的声音信号转换为音频电信号。该音频信号被输入到 VT1 的基极,经过 VT1 的放大作用后,通过电容 C2 耦合至高频振荡管 VT2 的基极。
高频振荡电路的频率被调整在 88 - 108MHz 的调频广播频段。这一频段的选择非常巧妙,因为它方便与常见的 FM 收音机进行配合调试。高频振荡电路的频率主要由 LC 谐振回路中的 L1 和 C4 来调整。当 VT1 送来的音频信号耦合至 VT2 基极时,振荡器的频率会随着音频信号的变化而不断改变。这种频率随音频信号变化的现象,就是我们所说的频率调制,从而产生所需的 FM 调频信号。,这个调频信号通过
天线发射出去,实现音频信号的无线传输。
- 话筒 MIC:选用高灵敏度的驻极体话筒,并且其外壳接负极。高灵敏度的驻极体话筒能够更有效地拾取外界的声音信号,提高话筒的性能。
- 晶体管 VT1:可以选用放大倍数大一些的 9013 或 9014。较大的放大倍数能够更好地对音频信号进行放大,确保音频信号的强度足够。
- 晶体管 VT2:选用 3DG130、9018 等高频管。高频管能够满足高频振荡和频率调制的要求,保证调频信号的质量。
- 振荡线圈 L1:用 Φ0.71 漆包线在 3mm 圆棒上密绕 4 匝脱胎而成。这种特定的绕制方式和参数能够确保振荡线圈产生合适的电感值,从而与电容 C4 共同调整高频振荡电路的频率。
- 天线:采用 1m 的软导线。这种天线的设置使得调频话筒的发射距离可达 200m 左右,能够满足一定范围内的音频传输需求。
该电路的正常工作电流在 5mA 左右,这表明它具有较低的功耗,适合使用 3 伏电源进行驱动。较低的功耗不仅使得电路更加节能,还方便使用
电池等便携式电源,提高了调频话筒的便携性。
综上所述,这种由简单的晶体管等分立元件组成的调频话筒,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廉、易于制作等优点。通过合理选择元件和调整电路参数,能够实现较好的音频传输效果,为音频爱好者和电子制作初学者提供了一个有趣且实用的实践项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