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振调频发射机:从制作到应用全解析

出处:网络整理时间:2025-05-09
  音频放大电路中的 R2、R3 和 V1 组成了集电极负反馈放大器。驻极体话筒输出的微弱音频信号首先进入该放大器进行放大。在这个过程中,集电极负反馈放大器能够稳定放大器的工作点,提高放大的稳定性和线性度。三极管 V1 可选用普通的小功率三极管,例如 9014、BC547 等,这些三极管具有良好的低频放大性能,能够满足音频信号放大的需求。
  高频振荡电路
  V2 和其外围元件构成了并联型晶体振荡器。L2 和 C5 谐振在晶体的三倍频上。若选用标称频率为 30MHz 的晶体,那么发射的中心频率将为 90MHz。L1 作为高频扼流圈,具有双重作用。一方面,它可以防止后面的高频信号窜入音频放大区,避免对音频信号造成干扰;另一方面,它还能为变容管 D1 提供静态偏置电压。
  经过音频放大后的信号直接加在变容二极管的两端。这样,振荡频率就会随着音频信号的强度在中心频率附近发生变化,从而实现调频功能。不过,由于晶体振荡器的 Q 值很高,这种直接调频的方法所获得的频偏相对较小。如果需要获得较大的频偏,可以选用振荡频率较低的晶体,并配合倍频电路来实现。
  元件选择
  变容管:本电路中变容管选用 BB910,作者是从调频收音机上拆下来的。这种变容管具有较好的变容特性,能够满足调频发射机的要求。
  驻极体话筒:MIC 为驻极体话筒,它能够将声音信号转换为电信号,是音频输入的关键元件。
  三极管:三极管 V2 采用高频小功率三极管 9018,其高频性能良好,适合用于高频振荡电路。
  晶振:晶振采用标称频率为 30MHz 或 32.768MHz 的晶体。当然,如果能买到三倍频后频率能落到 88MHz - 108MHz 的其他频率的晶体,也是可以使用的。
  电感:L1 可使用市售的色码电感,电感量在几微亨到几十微亨之间均可。L2 则需要自制,可用 Φ0.6mm 左右的漆包线在 Φ4mm 的圆柱上紧密缠绕 4 - 5 圈脱胎而成。
  天线:天线采用半个波长的软导线,这样可以保证发射机具有较好的发射效果。  通过以上的元件选择和电路设计,就可以制作出一个性能较为稳定的晶振调频发射机。这种发射机在一些小型无线通讯场景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例如无线话筒等。

上一篇:全面剖析:遥控器背光照明电路原理与应用技巧
下一篇:深度解析红外遥控电风扇电路设计与原理

免责声明: 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非本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相关电路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