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PID控制和重复控制的复合控制策略结合了PID控制的快速动态响应和重复控制对周期性扰动的高精度抑制能力,适用于存在周期性干扰或参考信号的系统(如电机控制、电力电子逆变器、机器人轨迹跟踪等)。以下是该策略的详细设计和分析:
PID控制:通过比例(P)、积分(I)、微分(D)环节实现快速误差调节,但对周期性扰动的抑制能力有限。
重复控制(RC):基于内模原理,通过延迟环节构造周期信号的内模,实现对周期性误差的渐进消除,但动态响应较慢。
复合控制目标:
PID提供快速初始响应,重复控制逐步消除稳态周期误差,两者互补。
控制器形式:
uPID:PID输出(处理非周期及动态误差)。
uRC:重复控制输出(抑制周期扰动)。
重复控制设计:
N:周期对应的采样点数(N=Tp/Ts,Tp为扰动周期,Ts为采样时间)。
Q(z):低通滤波器(增强稳定性,通常取0.95~0.99)。
C(z):补偿器(如相位超前补偿,改善稳定性)。
PID在前级快速调节,重复控制在后级精细修正。
确定系统模型:
获取被控对象传递函数G(s)或离散模型G(z)。
设计PID控制器:
使用Ziegler-Nichols、频域法或优化算法整定Kp,Ki,Kd。
确保系统在PID单独作用下稳定。
设计重复控制器:
周期N:根据扰动频率f确定(N=1/(f?Ts))。
滤波器Q(z):选择截止频率高于扰动频率的低通滤波器(如Q(z)=0.95)。
补偿器C(z):通常为相位超前补偿(如C(z)=k?zd,d为超前步数)。
稳定性分析:
复合系统需满足:
可通过奈奎斯特判据或小增益定理验证。
仿真与调试:
先单独调试PID,再加入重复控制。
调整Q(z)和C(z)以平衡收敛速度与鲁棒性。
问题:逆变器输出受负载周期扰动,导致电压谐波。
复合控制方案:
PID:调节输出电压基波分量。
重复控制:抑制特定次谐波(如3次、5次)。
结果:总谐波畸变率(THD)显著降低。
延迟问题:重复控制的z?N会引入延迟,需通过C(z)补偿相位。
非周期扰动:重复控制对非周期扰动无效,需依赖PID。
计算资源:重复控制需存储过去N个周期的数据,对实时性要求高。
自适应重复控制:动态调整N以适应变化周期。
模糊PID+重复控制:模糊逻辑在线整定PID参数,提升适应性。
频域分离:将误差信号分解为周期与非周期分量,分别处理。
免责声明: 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非本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