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FID在物流自动化领域的应用

时间:2024-05-22
  现代物流企业要为客户提供准确、快捷、安全、优质的服务,必须对仓储、运输、配送、装卸搬运、流通加工等物流业务全过程,利用现代计算机信息技术进行信息的采集、储存、传输、加工分析和管理,对业务流程进行管理、跟踪和控制。在现代物流中,由于传统的条形码是可视传播技术,容易因为磨损或皱折而被拒读,而且条形码难以标识某个单品。无线射频识别(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RFID)技术智能标签的出现克服了条形码的这些缺 点,它通过自身芯片来保证数据的安全性,并提供数据量更大的信息。
  RFID已被广泛应用于各类工业自动化、商业自动化和交通运输控制管理等领域,例如物流自动化、汽车或火车的监控系

  统、高速公路自动收费系统、门禁系统、仓储系统、车辆防盗等。随着成本的下降和标准化的实施,RFID技术得到全面推广和普遍使用,当下主要应用在物流自动化、商品识别、设备管理等领域,如图7-1所示。

  图7—1 RFID在物流自动化领域的应用

  电子标签也称为射频标签或应答器,由耦合元件、芯片以及天线组成,每个标签具有的电子编码,一般附着在被标识的物体表面,是RFID的数据信息载体,通常用来保存固定格式的数据,如图7—3所示。需要指出的是,电子标签不含电池,它接收到读写器的电磁信号后整流为直流电供芯片工作,可做到免维护。每个电子标签都有的ID号,且有用户数据区,可供用户写入信息,它的重量轻,体积小,寿命非常长,价格便宜,通过合理的加工工艺可以实现大规模批量生产。
  按照数据调制方式的不同,电子标签一般可分为被动式、半主动式和主动式三类。表7—1对三种形式的标签做了比较。特别要注意的是,半主动式标签也有内部电源,但只为内部计算提供能量,与读写器间实现数据通信所需的能量仍然要从读写器所发射的电磁波中获取。

  (2)读写器。
  读写器又称为阅读器或射频卡,主要由射频模块(包括接收单元和发送单元)、控制模块及读写天线构成,一般分为固定式和手持式,如图7—4所示。读写器通过电感耦合或电磁反向散射耦合与电子标签进行数据通信。另外,读写器能够向上位机提供一些必要的信息,实现与数据管理系统的数据交换。

上一篇:四色环电阻计算器
下一篇:oltp和olap的区别

免责声明: 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非本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相关技术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