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天线的测试项目及测试方法

时间:2018-09-12

  智能天线技术的研究起始于20世纪60年代,初的研究对象是雷达天线阵,主要目的是提高雷达的性能和电子对抗的能力。随着移动通信的发展及对移动通信电波传播、组网技术、天线理论等方面研究的逐渐深入,数字信号处理芯片处理能力不断提高,利用数字技术在基带形成天线波束成为可能。到了20世纪90年代,阵列处理技术引入移动通信领域,很快形成了一个新的研究热点——智能天线。其中,我国在享有独立自主知识产权的TD-SCDMA技术中,就已经成功地引进了智能天线技术。从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智能天线是3G区别于2G系统的关键标志之一。

  智能天线是利用数字信号处理技术产生空间定向波束,使天线的主波束跟踪用户信号到达方向,旁瓣或零陷对准干扰信号到达方向,利用多个天线单元空间的正交性和信号在传输方向上的差别,将同频率或同时隙、同码道的信号区分开来,限度地利用有限的信道资源。它在提高系统通信质量、缓解无线通信业务日益发展与频谱资源不足的矛盾以及降低系统整体造价和改善系统管理等方面,都具有独特的优点。

  既然智能天线有如此多的好处,那么随着TD-SCDMA系统商用化的脚步越来越近,作为T D-SCDMA系统的关键技术之一的智能天线技术也越来越得到大家的重视,因此智能天线的测试方法也就显得至关重要。

  2、智能天线的分类

  智能天线按照类型可以分为全向智能天线阵和定向智能天线阵。

  对于定向智能天线阵来说,包括以下三类测试参数。

  (1)电路参数。包括垂直面电下倾角预设置值、垂直面电下倾角、垂直面机械下倾范围;输入阻抗、各单元端口驻波比、相邻单元端口隔离度、每端口连续波功率容量。

  (2)校准参数。包括校准端口至各单元端口的耦合度、校准端口至各单元端口幅度偏差、校准端口至各单元端口相位偏差、校准端口驻波比、校准通道耦合方向性。

  (3)性能参数。包括各单元端口有源输入回波损耗、垂直面半功率波束宽度、垂直面上部旁瓣抑制和下部零点填充;单元波束水平面半功率波束宽度、增益、前后比交叉极化比(轴向)和交叉极化比(±60°范围内);业务波束水平面半功率波束宽度、视轴增益、水平面旁瓣电平和前后比、广播波束水平面半功率波束宽度、视轴增益、视轴增益Φ=±60°处电平下降、半功率波束宽度内的电平波动。

  对于全向智能天线阵来说,也可以分为三类测试参数。

  (1)电路参数。包括垂直面电下倾角预设置值、垂直面电下倾角;输入阻抗、各单元端口驻波比、相邻单元端口隔离度、每端口连续波功率容量。

  (2)校准参数。包括校准端口至各单元端口的耦合度、校准端口至各单元端口幅度偏差、校准端口至各单元端口相位偏差、校准端口驻波比、校准通道耦合方向性。

  (3)性能参数。包括各单元端口有源输入回波损耗、垂直面半功率波束宽度、垂直面上部旁瓣抑制和下部零点填充;单元波束水平面半功率波束宽度、增益、前后比交叉极化比(轴向)和交叉极化比(±60°范围内);业务波束水平面半功率波束宽度、视轴增益、水平面旁瓣电平、广播波束视轴增益、方向图圆度。

  3、智能天线的测试项目及测试方法

  下面针对智能天线不同于普通天线的测试项目进行介绍。

  首先,智能天线比普通天线增加了校准端口,主要是为了动态地校准各个单元端口的幅度和相位的一致性,校准的准确与否直接决定了智能天线的应用效果,因此,对校准端口至各单元端口幅度偏差和校准端口至各单元端口相位偏差提出了相应的要求。在测试的过程中,校准端口与每个馈电端口形成一个校准通道,对任意端口进行测量得到相位/幅度误差,在相同频点上取所有测量值之间的偏差即得到本指标

  测量步骤如下:

  (1)将被测天线安装在符合测量条件的自由空间或模拟自由空间;

  (2)按测量系统要求进行系统校准;

  (3)将测量系统与被测天线的校准端口和第i个馈电端口相连接,被测天线的其余端口一律接匹配负载,在工作频率范围内进行传输系数S(i,CAL)的测量;

  (4)重复步骤(3),测试所有端口的S(i,CAL)值。


上一篇:IPEX接口外接天线和PCB板载天线对比
下一篇:嵌入式时钟管理器的设计与实现

免责声明: 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非本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相关技术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