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认为,这项技术的重要性可与因特网相媲美:正如因特网使得计算机能够访问各种数字信息而可以不管其保存在什么地方,传感器网络将能扩展人们与现实世界进行远程交互的能力。它甚至被人称为一种全新类型的计算机系统,这就是因为它区别于过去硬件的可到处散布的特点以及集体分析能力。然而从很多方面来说,现在的无线传感器网络就如同远在 1970 年的因特网,那时因特网仅仅连接了不到200所大学和军事实验室,并且研究者还在试验各种通讯协议和寻址方案。
而现在,大多数传感器网络只连接了不到 100个节点,更多的节点以及通讯线路会使其变得十分复杂难缠而无法正常工作。另外一个原因是单个传感器节点的价格目前还并不低廉,而且电池寿命在的情况下也只能维持几个月。不过这些问题并不是不可逾越的,一些无线传感器网络的产品已经上市,并且具备引人入胜的功能的新产品也会在几年之内出现。
无线传感器网络是一种全新的信息获取平台,能够实时监测和采集网络分布区域内的各种检测对象的信息,并将这些信息发送到网关节点,以实现复杂的指定范围内目标检测与跟踪,具有快速展开、抗毁性强等特点,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如今,采用仅需极少功耗的设计,可使开发这些类型的无线系统成为可能。新一代无线网络可依靠其电池工作更长时间,并且在应用的生命周期中仅需很少或者根本无须维护。未来,能量收集甚至可以提供所需能源,而不再需要电池。
功耗管理功能
功率的损耗,指设备、器件等输入功率和输出功率的差额。功率的损耗。电路中通常指元、器件上耗 散的热能。有时也指整机或设备所需的电源功率。 功耗同样是所有的电器设备都有的一个指标,指的是在单位时间中所消耗的能源的数量,单位为W。不过复印机和电灯不同,是不会始终在工作的,在不工作时则处于待机状态,同样也会消耗一定的能量(除非切断电源才会不消耗能量)。
从单片机的角度来研究这一问题,我们首先需要探讨新型单片机的各种功耗模式。
1 功耗模式
根据处理需求,应用具有一组显著不同的预设工作模式。嵌入式单片机可利用其众多外设中的一个来采样周围环境的信号。在外设收集到一定数量的采样之前,单片机可能无其他事要做。那么,单片机可能会在每次数据采样之间“休眠”或进入超低功耗待机模式。一旦应用程序读到了足够多的数据采样,单片机即可轻松切换至 “全速运行”模式,此时单片机被唤醒并以工作速度运行。
单片机通常会接收到某种类型的唤醒事件,才会从各种低功耗模式中退出。唤醒事件可由诸如I/O引脚电平翻转等外部激励信号或诸如定时器外设产生的中断事件等内部处理器活动触发。单片机所支持的具体功耗模式有所不同,但通常各种功耗模式总有一些共同点。典型的功耗模式如下:
● “始终运行”模式
● “休眠”或“待机”模式,此时保持对存储器供电
● “深睡”或“深度休眠”模式,此时存储器断电,以节省功耗。
2 “始终运行”模式
“始终运行”模式嵌入式系统由持续供电且处于运行状态的器件构成。这些系统的平均功耗需求极有可能在亚毫安范围内,从而直接限制了单片机所能达到的处理性能。幸运的是,新一代嵌入式单片机具有动态控制其时钟切换频率的功能,因为在无须较高计算能力的情况下,有助于减少工作电流消耗。
3 待机模式
在“待机”模式下,系统工作或处于低功耗非活动模式。在这些系统中,工作和待机电流消耗都非常重要。在大多数待机模式系统中,由于保持对单片机存储器通电,虽然电流消耗显著减少,但仍可保持所有的内部状态及存储器内容。此外,可在数秒内唤醒单片机。通常,此类系统在大多数时间处于低功耗模式,但仍需具备快速启动能力来捕捉外部或对时间要求极高的事件。保持对存储器的供电有助于保持软件参数完整性以及应用程序软件的当前状态。
4 深度休眠模式
在深度休眠或“深睡”模式系统中,系统全速运行或处于可大幅节省功耗的“深度休眠”模式。由于该模式通过完全关断嵌入式单片机内核(包括片上存储器)来节省能耗,因而尤为引人注目。由于在该模式下存储器断电,因此必须在进入深度休眠模式前将关键信息写入非易失性存储器。该模式使单片机的功耗降至值,有时低至20nA。此外,唤醒单片机后需重新初始化所有存储器参数,这样会延长唤醒反应总时间。
免责声明: 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非本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