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电视监控系统干扰源研究与处理手段

时间:2011-08-25

  摘要:电视监控系统施工过程中,我们经常遇到图像干扰的情况,主要表现为图像抖动、扭曲、雪花、横向波纹上下滚动等;在解决图像干扰之前首先确定干扰的来源,然后再对症下药。

  目前,在闭路电视监控系统中信号的传输主要有两类:一类是模拟视频信号,由射像机通过线缆到矩阵,再由矩阵到显示器和硬盘录象机;一类是数字信号,由解码器到矩阵之间的控制信号。在设备运行正常的情况下,一般不会对视频信号造成干扰,目前在我们的施工当中,还没有发现因为控制的问题干扰到视频。那究竟干扰是怎么产生的呢?比如电梯的升降、大功率马达启动、微波、强电等对会对低频的模拟信号进行干扰;要根据不同的干扰源使用不同方法或设备来解决。

  1.引言

  在闭路监控系统中,监控视频图像不佳,存在干扰问题。一直是常见、难对付、也是受关注的问题之一。由于建筑物内外的电气环境比较复杂,容易形成各种干扰源,如果施工过程中未采取恰当的防范措施,各种干扰就会通过传输线缆进入闭路电视监控系统,造成视频图像质量下降、系统控制失灵、运行不稳定等现象。因此研究闭路电视监控干扰源的性质,了解对闭路电视监控系统的影响方式,并采取措施解决干扰问题对提高闭路监控系统工程质量、确保系统的稳定运行非常有益。

  本文结合已有资料中几个住宅小区闭路监控系统工程实施过程中所遇到的监控干扰问题及终处理办法,初步分析并总结出监控视频干扰发生的原因及问题的解决方法。

  2.视频的传输介质及方式

  2.1视频的传输介质

  同轴电缆是使用广泛的视频传输介质,一般用于中短距离的视频信号的传输。传送低频信号(20赫兹到几千赫兹)时可以使用几乎任何种类的导线。在实际应用中,几乎所有导线都可以用作电话线。但要传送频率范围在20Hz到6MHz之间的视频信号,同时不希望有任何衰减时,就需要使用同轴电缆。

  2.2视频的传输方式

  在电视监控系统中采用视频基带传输是常用的传输方式。所谓的视频基带传输是指视频信号不经过频率变换等任何处理由图像摄取端通过同轴电缆直接传输到监视端的传输方式。

  3.视频干扰发生的原因

  图像在传输时直接利用同轴电缆的0~6MHz频带来传输,非常容易受到干扰,使图像出现网纹、横纹和噪点影响监视效果。对于基带传输视频干扰,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3.1工频干扰

  当摄像端与监控设备端同时接地时,由于地电阻及电缆外皮电阻的存在,在两地之间电力系统各相负载不平衡或接地方式不同引起电位差,使两接地端存在电压降,电压降加在屏蔽层两端并与大地(地电阻)构成回路产生地电流,地电流经过线缆屏蔽层形成干扰电压,地电流的部分谐波分量落入视频芯线,致使芯线与屏蔽层之间产生干扰电位,使干扰信号加入视频信号中对监控图像形成干扰,从而产生工频干扰。

  3.2空间电磁波干扰

  这种干扰源比较复杂,主要是前端设备、线缆中、终端附近有较强的辐射源或大功率的设备在运行。主要表现为图象扭曲、抖动等。所以在施工前应对周围的环境有所了解,尽量避开辐射源。在已经施工完了的工程中,而干扰有无法避免的情况下,只有加抗干扰设备。这种方法是比较经济、快捷、而图像又有保障。我公司生产的高频抗干扰器,把原来的视频带宽进行移频,提升到一个较高的频端,到终端在进行解调还原图像。这样就能有效避免干扰。

  3.3低频干扰(20Hz~几千Hz低频噪声干扰)

  由于声音、数据等信号属于低频信号,其频带狭窄,在传输时只用到20Hz~几千Hz,几乎采用任何种类的电缆都可以传输,一般只受工频干扰。用于传输视频信号的同轴电缆,其屏蔽层抗干扰曲线特性表明干扰信号频率越高其屏蔽性能越好,对于诸如载波电话、有线电台等低频率信号干扰反而显得苍白无力。低频干扰信号同样会在传输线缆上产生干扰电压,从而影响图像质量。

  3.4高频干扰(高频噪声干扰)

  虽然视频传输所用同轴电缆抗高频干扰要比抗低频干扰性能强,但是强高频干扰信号还会对图像的传输产生干扰。大电荷负载启停、变频机及高频机等在工作时除了输出高强度基波外,同时还会产生高强度的二次谐波。虽然谐波强度比基波低很多,但高次谐波频带很宽且成分复杂,所以基波的各次谐波都会对利用视频基带传输(即6MHz带宽内)的视频信号造成不同程度的干扰。

  3.5电源干扰

  电源不"洁净",是指在正常的电源(50周的正弦波)上叠加有干扰信号。而这种电源上的干扰信号,多来自本电网中使用可控硅的设备,特别是大电流、高电压的可控硅设备,对电网的污染非常严重,这就导致了同一电网中的电源不"洁净".比如本电网中有大功率可控硅调频调速装置、可控硅整流装置、可控硅交直流变换装置等等,都会对电源产生污染。不洁净电源使摄像机和其它有源设备工作不稳定,进而形成干扰。

  3.6共模干扰

  一般指在两根信号线上产生的幅度相等,相位相同的对地的电位差,主要由电网串入、地电位差及空间电磁辐射在信号线上感应的共态电压迭加所形成属于非对称性干扰。由于信号线对地存在寄生电容,使信号线两极分别对地产生了干扰电压,实际上这就是纯共模干扰信号。信号线两极的纯共模信号大小相等,相位差为零。因此相间无电压降,也就不会有干扰电流经过负载而是对地会产生电流。共模干扰有时会很大可达到130V左右。它幅度大、频率高,还可以通过导线产生辐射,所造成的干扰较大。

  3.7 横向条纹上下滚动;

  这种现象表现为条纹不停的上或下滚动,条纹比较宽。看起来是干扰,其实并不外界电磁波所为,如果抛开条纹,图像是清晰的。这种现象基本占所为图像干扰的80%以上,这种现象可以肯定的说是接地电位的问题,是指前端设备的地与中控室之间的地存在电位差,这个问题是万用表无法测试的,如果测得的数字是零,也并不代表它不存在电位差。的办法是把它的回路给断开,也就是说两端的地断开一个(选择前端)。如果两端的地都不想断,怕影响防雷。那就的花点银子了,加个地线回路平衡器来解决,这种设备为无源设备,只要串联在同轴电缆的任何一端,安装方便、效果好,完全可以消除这种条纹现象。

  3.8 网状干扰;

  这种现象图像质量很差,基本上看不到任何物体,图像时有时无,还有画面死机。这种现象是由于线缆的线芯和屏蔽断、短的缘故。这种情况大多数出现在接头上,个别也有在布线时没施工好,说真的从我帮别人解决干扰中发现,现代工人们的焊接水平还有待提高个。由于焊接的问题或接头件质量差引起的干扰在工程中也占多。所以也希望我们的采购员领导们在采购时,不要被售货妹的言辞所迷惑;也不要只为公司小利益着想,而给工程调试带来不比要的麻烦。

  4.干扰的弱化与消除

  从以上干扰来源分析可以看出,干扰的原因有很多。因此,要解决干扰问题,首先要分析出干扰成因,然后对症下药。有些干扰是无法完全消除的,只要能弱化到我们肉眼无法察觉即可,这样投入的成本也相对较低。

  4.1工频干扰的消除

  工频干扰的消除方法有两种,一种是想办法使各处的"地"电位与"电网地"的电位差完全相同,或者切断形成地环流的路径。由于工程环境比较复杂,使各处"地"完全等电位比较困难,只能通过加大摄像机供电线缆的线径,尽可能降低地回路的电阻。另一种是采用切断地环流回路的方法,在摄像机或显示器端有一端不接地,通常在显示器端不接供电电源的地,这样虽不能完全消除干扰但可大大减少工频干扰。

  4.2空间电磁波干扰的消除

  在经济条件许可下,尽量选择高密度编织网视频线,且外加钢管保护或走金属线槽,施工时,线缆尽量埋地。这可以有效降低空间磁场的干扰。

  4.3低频干扰的消除

  选用合适的视频抗干扰器直接接在摄像机的输出视频信号(或确定无干扰的视频信号)上,将视频信号由传统的基带传输0~6MHz上移频,使带宽达到12MHz从而避开常受干扰的低频段,由于其低频部分被移到干扰频率之外,所以可以从根本上消除各种低频干扰的影响。

  4.4高频干扰的消除

  视频信号的高频干扰在图像上表现为雪花点和50Hz横纹滚动,对于雪花点干扰是由于传输线上信号衰减以及耦合了高频干扰所致,这种干扰比较容易消除,在摄像机与控制矩阵之间合理位置增加一个视频放大器,将信号的售噪比提高,或者改变视频电缆的路径避开高频干扰源,高频干扰的问题可基本上得到解决。对于图像中的高频干扰,因它的频带仍在6MHz采用空隙率为50%左右的屏蔽网可基本消防高频干扰,但要达到50%的空隙率,屏蔽网根数需每个波长长度有60根以上,这样高的密度又会使电缆的柔韧性下降,因此比较好的方法是采用带有双层屏蔽的视频电缆。

  4.5电源干扰的消除

  使用洁净电源或加装相关处理设备。监控系统的供电方式只有两种:一种是集中供电方式即电源都引自一处,另一种是分布式供电,即摄像机在安装位置附近取电源。从抗干扰效果的角度讲,集中供电方式更好一些,可以基,本消除各处参考电位不等的情况。但如果电源线上耦合上高频噪声,即使视频电缆的屏蔽再好,也会将噪声送至显示器,因此摄像机的供电电源线也要屏蔽。

  5.结语

  监控视频干扰问题的解决能保证电视闭路监控系统的正常运行,加强小区安保系统的稳定性,减少物业管理费用。视频干扰问题的成因是复杂的,解决方案也有多种,在实际工程中应灵活运用,才能较好解决监控视频干扰问题。



  
上一篇:FTTH是实现三网融合的"必需品"
下一篇:浅谈采用LED光源的道路灯具应关注的焦点

免责声明: 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非本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相关技术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