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电传感器电路的迷宫机器人设计介绍

时间:2011-08-25

   引言

  迷宫机器人走迷宫竞赛是一项综合性十分强的竞赛,它涉及的学科包括了计算机学、机械学、电工学、嵌入式开发知识以及算法的实现等。迷宫机器人是一种人工智能的机器人,又称为电脑鼠(Micromouse)。它拥有灵活的“双腿”,锐利的“眼睛”,还有聪明的“大脑”用于控制“眼睛”和“双腿”协调工作,终走出IEEE标准迷宫。

  迷宫机器人在迷宫中要能按照一定规则完成行走,所以机器人必须具备以下几种能力:

  ◆稳定且快速的行走能力;

  ◆正确判断能力;

  ◆记忆路径的能力。

  1 光电传感器原理

  红外光电传感器工作原理如图1所示。发送器对准目标发射光束,发射的光束一般来源于半导体光源、发光二极管(LED)、激光二极管及红外发射二极管。光束不间断地发射,或者改变脉冲宽度。接收器由光电二极管、光电三极管、光电池组成。在接收器的前面装有光学元件;在接收器后面的是检测电路,用于滤除无效信号,以及对有效信号进行利用。

  随着车体和墙壁的距离不同,接收管接收到的信号的强弱也不同。当车体距离墙壁较近时,大量发射的红外光线经墙壁反射后被接收管接收,产生的电压较高;反之,车体距离墙壁较远时,反射的红外光线在传播过程中会损耗,被接收管接收到的信号较弱,产生的电压也就较低。

  2 光电传感器的选用

  光电传感器的特点:不受电磁波的干扰,非噪声源,可实现非接触性测量;受环境的影响非常大,物体的颜色、方向、周围的光线都可能导致测量误差;由于发射光线是光而不是声音,可以在相当短的时间内获得较多的红外线传感器测量值;测距范围较近,大致为40 cm以内。

  3 光电传感器应用电路

  在本设计中,采用Freescale公司的16位单片机MC9S12DG128对光电传感器进行控制。单片机的A/D模块进行信号采集,获知当前的墙壁信息和车体的位置信息。单片机采集到A/D数值后,通过RS232传到PC机上。然后根据传感器采得的数值为电机指定相应的动作信号,控制迷宫机器人在迷宫中的姿态,并且实时记录迷宫墙壁有无的信息,为建立迷宫地图提供数据。

  3.1 传感器电路

  传感器电路是获知迷宫信息的主要途径,其电路设计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机器人的工作。一般来说,传感器电路由控制电路、发射管、接收管和信号处理电路构成。阳光谱中含有红外成分,所以在迷宫机器人中要想方设法将红外光谱消除,才能保证迷宫机器人的正常运行。

  本设计使用了5路传感器,分置于迷宫机器人的正前、偏左45°、左侧、偏右45°、右侧。每一路的打开与关闭由处理器控制,如图2所示。

  本设计中的传感器电路如图3所示。CTR1为传感器的开关控制口,CTR1置高时,发射管两端没有电压差,所以传感器不会对外发射红外信号;CTR1置低时,发射管和传感器均工作,对外发射红外光谱信号。当发射的红外光谱经迷宫墙壁发射反射回迷宫机器人时,接收管会产生感应电流。

  3.2 传感器电路的使用

  从前面的分析可以知道,传感器采集信号时存在着阳光干扰。在设计期间,我们也进行了相应的干扰实验。结果表明,阳光的干扰十分强烈,完全可以使得红外传感器失去作用。因此,在传感器电路的使用过程中必须考虑阳光对光电传感器的干扰,可从硬件和软件两方面去消除阳光的影响。

  在本设计中,采用了软件消除误差的方法。首先,CTR1置高,也就是传感器发射管处于关闭状态。这时使用处理器的A/D采集模块对接收管的信号进行采集,作为基值AD1。然后,将CTR1置低,将发射管打开,再用处理器的A/D采集功能进行信号采集。这时采得的数据为AD2,是反射光谱和阳光红外谱的混合信号,而真正的A/D值应为AD=AD2-AD1。软件消除阳光红外光误差的流程如图4所示。

  本设计采用MC9S12DG128处理器的PB0~PB4控制5个传感器的开断。实验表明,软件消除阳光红外光误差的方法效果较好。

  3.3 实验结果

  该实验使用RS232通信接口,将处理器采集获得的A/D数值实时传到上位机,然后改变车体与墙壁之间的距离,记录各个点的A/D数值,利用MATLAB绘制出A/D值与距离之间的关系图。

  实验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地在迷宫中进行距离的探测,探测距离达到20 cm,在1 cm处传感器饱和,而迷宫机器人的要求能够探测的距离为18 cm,饱和距离不能大于2 cm。显然,该电路完全满足使用要求。实验程序如下所示:

  实验结果如图5所示,可见距离与A/D采样值成反比。

  4 结论

  本文设计了一款新型迷宫机器人,其中光电传感器的设计部分采用RPR220实现。实验表明,本设计的探测距离完全满足迷宫机器人的使用要求。


  
上一篇:浅谈网关设置通信协议(协议转换器)基本步骤
下一篇:解析采用国密非接触IC卡门禁系统

免责声明: 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非本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相关技术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