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网络用户对数据方位和存储的要求不断增加,但是在处理这些增加的问题的同时,企业必须考虑到IT系统的成本问题。NAS系统的出现正好可以为企业提供一个低成本高性能的系统建设。NAS系统其实就是网络的一部分。NAS设备可以对网络设备对各种文件操作做出快速响应,文件的操作不必经过其他服务器,可以直接在客户端设备与NAS设备之进行。另外NAS设备上可以同时运行多种文件系统(NFS、CIFS等),还能同时支持Unix、Linux、Windows等操作系统。可以说NAS就是为了简化文件数据的存储和管理而产生的。本文主要涉及如何管理多套NAS系统,因为单个NAS系统的扩展性有限。
NAS 是一种采用直接与网络介质相连的特殊设备实现数据存储的机制。由于这些设备都分配有 IP 地址,所以客户机通过充当数据网关的服务器可以对其进行存取访问,甚至在某些情况下,不需要任何中间介质客户机也可以直接访问这些设备。
当管理的NAS系统数目上升的时候,管理的工作量也会增加。但是它们的相关性不是线性的。管理工作量的增长速度超过要管理的NAS数量增加的速度,因为管理员必须保持不同系统的负载均衡,并在系统之间迁移数据。要降低这种管理负担,可以引入单独的全局命名空间(global name space -GNS,通常也叫文件虚拟化)产品,例如F5、Attune、AutoVirt、Brocade和EMC的产品。但是引入GNS产品仍需要对每一个NAS产品扩展性的局限了如指掌。
NAS系统的扩展性有相互关联的三个主要方面。包括:性能不下降情况下每文件系统和每NAS系统(不同概念)的文件数;原始容量和可用容量(存储格式化并做RAID、数据保护等之后的容量);以及持续性能指标,包括IOPS和吞吐量。在遇到性能或者容量瓶颈之前很可能就先达到了文件数限制。而出现性能瓶颈的可能性又高于遇到容量限制。
设计NAS配置不要只考虑到当前需求。如果不考虑未来的需求,终你可能要为你的失误付出更大的代价。知道系统的限制,才能更好地为公司未来的需求找到合适的系统。同时也可以知道什么时候会需要另一套或者更的系统。好的设计也可以避免系统达到极限的时候引起应用宕机。
可管理文件数限制
文件共享(即文件服务器)是NAS基本的应用。我们可以在"网上邻居"中找到NAS网络存储器设备,并在它的共享目录中存储公用文件。此外,部分NAS也内置了文件服务器功能,我们可以通过浏览器访问和管理NAS中的文件,并以HTTP方式上传和文件,就像访问软件网站一样方便。
确定文件限制可能会很难。这和文件的大小、文件系统大小和文件系统的数量有关。NAS系统提供商应该可以提供相关的度量标准。另一个需要考虑的因素是,你是否要在多协议环境中使用NAS来提供块存储。很多NAS系统提供FC或者iSCSI SAN块存储接口。多数这样的系统把那些存储块(通常每块512Byte)转化为独立的文件。这会迅速增加管理的文件数,遇到NAS系统文件数限制的可能性也就增加了。
IOPS和吞吐量限制
对支持NFS和/或CIFS的NAS系统来说,性能以IOPS和/或总吞吐量来衡量。知晓性能的限制,才能保证现在和未来的需求,而且有助于保证NAS系统不仅满足目前的需求,还能满足未来的工作负荷。主要的性能限制指标包括每NAS系统、每1Gbps以太网接口和每10Gbps以太网接口的速率。
容量限制
容量限制有时会比一般认为的要麻烦一点。关键要看可用的而不是原始容量。对所有NAS系统来说,设备商标明的是原始容量而不是终可以使用的容量。尽管可用空间的定义很含糊,实际的定义应该是建立RAID和快照之后可以用来存储数据的容量。这回随着磁盘的容量变化,而磁盘容量和性能需要折衷。较高容量的磁盘转速比低容量磁盘要低得多,也就明显的降低其性能。同时高容量磁盘的可靠性也会比较低。重要的是,选择的磁盘的容量限制能够满足你公司目前和预期的需求。
要决定NAS系统的可扩展性需要做些功课并好好计划,而事前搞清NAS系统的限制可以极大地简化现在和未来对其的管理。
免责声明: 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非本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