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高性能量产数字信号处理器 (DSP) 解决方案由德州仪器发布

时间:2011-06-03

  德州仪器(Texas Instruments),简称TI,是的半导体公司,为现实世界的信号处理提供创新的数字信号处理(DSP)及模拟器件技术。除半导体业务外,还提供包括传感与控制、教育产品和数字光源处理解决方案。

  日前,德州仪器 (TI) 宣布推出新型高性能量产数字信号处理器 (DSP) 解决方案,可为设备制造商在毫微微蜂窝基站市场上取得成功提供必要工具。多年来,通过将蜚声业界的TI技术运用到其网络中,服务供应商可像Sprint、AT&T、Verizon 以及 Softbank等众多公司一样,信心实足地启动毫微微蜂窝基站的试运行。目前三星、Airvana、华为、Lyrtech、中兴以及 Airhop 等的毫微微蜂窝基站产品均采用了 TI 技术。

  iSuppli 公司总监兼分析师 Jagdish Rebello 指出,如果技术难关与商业问题能够得以解决,毫微微蜂窝基站产品有望在 2010 年实现批量供货。“要想解决毫微微蜂窝基站市场领域所面临的成本模式与部署难题,正需要诸如 TI 这样公司的参与。凭借在无线基础局端领域(支持所有空中接口)的强大实力,这些公司将把大量的先进知识引入该新兴市场。”

  毫微微蜂窝基站解决方案市场具有丰富的多样性,服务供应商需要可自适应的解决方案。TI 基于 DSP 的产品可支持所有主要的 2G/3G 与 4G 解决方案,包括 GSM、CDMA、WCDMA、TD-SCDMA、WiMAX 以及 LTE 标准等。TI 在无线与有线基础设施硅芯片及软件方面拥有庞大的用户群,而这些毫微微蜂窝基站产品则可充分利用这一业界的巨大优势。深谙服务供应商的网络架构与要求对毫微微蜂窝基站的成功试运行与部署至关重要,约 90% 的电信运营商均在其网络部署中采用了 TI 技术。

  毫微微蜂窝(femtocell)基站要求满足在干扰方面的严格要求,以及移动设备与网络(如自组织网络、切换)之间的兼容性测试,并符合3GPP的验证和一致性规范要求。但是,有限的测试对服务提供商来说是不够的。本文讨论如何*估3GPP家庭节点B(HNB)的性能。通过使用低成本的毫微微蜂窝测试解决方案,它能以3GPP 25.104版本8.5.0 2008-12标准为基准,实现对毫微微蜂窝基站的发射机和接收机的多种测试。

  毫微微蜂窝初被称为接入点基站,是一种小型低功率蜂窝基站,一般设计用于居民区或小型商业环境。毫微微蜂窝技术后来被3GPP版本8和版本9所采纳,在WCDMA/HSPA场合被称为家庭节点B(HNB),在LTE场合被称为增强型家庭节点(eHNB)。将毫微微蜂窝技术包含进UMTS的3GPP工作在版本8中就已经开始了,这一工作在版本9中得以延续并发展成为家庭eNB。毫微微蜂窝概念不是专门针对LTE或LTE-Advanced的,只是LTE有机会从一开始就采用这种技术,而不用回过头去将它设计到传统的UMTS和GSM等系统中。

  Airvana 联合创始人兼毫微微蜂窝基站业务与企业发展部副总裁 Sanjeev Verma 指出:“Airvana 之所以选择 TI 的 DSP,原因在于该技术使我们能够在统一可编程芯片上执行 CDMA2000 1xRTT 语音与数据以及 EV-DO 宽带数据。高度灵活地支持不断增加的丰富特性,是我们市场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解决方案

  TI 目前正向数家毫微微蜂窝基站 OEM 厂商提供 DSP 解决方案。传统的无线基础设施 OEM 厂商可充分利用业界的 TMS320TCI6484 的优势,无需外部 ASIC 或 FPGA 即可支持 MAC 与 PHY 处理。随着市场的不断成熟,这种 SoC + 加速器解决方案将帮助基站 OEM 厂商设计出高度优化的解决方案。

  网络与有线电视设备制造商将发现,基于 C6000 的 DSP 平台非常简单易用,可为 OEM 厂商提供多种系统架构设计方法,以满足服务供应商独特的需求。充分利用 TI 在有线电视、DSL、IP 语音、网络、WLAN 以及无线手持终端等领域的丰富经验,OEM 厂商可确保其基于 TI 技术的产品能够帮助各类服务供应商加速试运行与部署。

  此外,TI 还携手业界的毫微微蜂窝基站软件供应商 Continuous Computing,共同将Trillium Femtocell Access Point软件协议栈向 TCI6484 移植。通过提供这种捆绑式解决方案,OEM 厂商可迅速部署电信运营商级的毫微微蜂窝基站产品。

  除了根据发展策略提供高度可靠的 DSP 解决方案,TI 还可提供包括数据转换器、RF 解决方案、放大器、时钟以及电源管理器件等在内的各种模拟产品。



  
上一篇:德州仪器VLIB软件库集合超过40种
下一篇:为打造视讯监控方案海康威视采用DaVinci技术

免责声明: 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非本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相关技术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