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许多设计中,功耗已经变成一项关键的参数。在高性能设计中,超过临界点温度而产生的过多功耗会削弱可靠性。在芯片上表现为电压下降,由于片上逻辑不再是理想电压条件下运行的那样,功耗甚至会影响时序。为了处理功耗问题,设计师必须贯穿整个芯片设计流程,建立功耗敏感的方法学来处理功率。
应该理解功耗是与性能(时序)、功能以及你的设计成本一样重要的设计参数。在做设计决策和权衡时把功耗因素考虑进去。流程早期明智的设计决策能带来实质的功耗节省。然而,在设计过程的初始阶段,自动减少功耗则比较困难。
系统设计与SoC设计的相对比例问题,软、硬件比例问题,IC的驱动电压是否越低就越好?制造技术节点是否越小越好?都是值得考虑的因素。
在近日旧金山举行的Electronic Summit2008上,ON Semi(原AMI Semiconductor,2007年12月被收购)Hearing/Audio Solutions总监Michel De Mey以DSP设计为例,说明了功耗更加取决于整体架构的合理。例如音频用低功耗DSP,如耳机,蓝牙耳机等等靠极小的电池供电的微型应用,在这些应用中,电池的供电时间很关键。一个应用就是滤波,你可以在时域或者频域进行滤波。例如,如果你能在频域实现滤波,就可以将功耗降低10倍。这可不像从哪里挤出20%来,而是从体系架构上进行创新,从而达到如此之高的比例。如果你将它们与,例如双Quad(dual-Quad)架构,结合起来,实现负载的均衡化。从硬件实现出发,如果实现了两个Quad的负载平衡,则对这两个石英的频率的要求就较为宽松,你就可以在其它性能实现方面花费更多的时间,如时序的闭合,尝试不同的频率、大大降低电源电压等等。采用这种技术(恰当的负载平衡、SoC技术)后,我们还能再挤出2~3倍的改进余地。
例如,On Semi的第二代DSP产品与前代产品比较,即Bolosigno 300和Bolosigno250比较。两种产品的硬件都执行同样的功能,区别在于,它们分属不同的技术节点(制程),采用了不同的DSP架构。On Semi更换了内存技术,降低了内存的电压,而且让存储变得更为分布化一些。采用了更新的模拟和数字IP、新的设计方法学、以及新的EDA工具,其功能也取决于你的算法。如果你采用了运算密集的算法,使得内核达到了50%~60%的负载,可以让性能提高3倍;如果你对内核进行20%的加载,则性能也可以提高2倍。
图:Bolosigno 300和Bolosigno250的功耗比较
相信减少电源电压或使用小几何尺寸的工艺将解决功耗问题。更低的电源电压减小了噪声裕量,并且减慢了电路运行速度,这使得难以达到时序收敛,甚至难以满足功能规格。在90纳米及以下工艺,会呈现更大的漏电流。
免责声明: 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非本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