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WiBro技术

时间:2007-11-30

摘要:通信行业的飞速发展,先进的移动多媒体需求日益增长,使得无线移动通信的增长越来越快。无线宽带接入(WiBro)专为高速无线宽带用户定制,被人们视作移动WiMAX。WiBro商用服务针对大容量数据的发送与接收,利用新型的网络技术,在时速60km的移动环境中,以 1Mbps的高速无线接入进行传输,使用户在移动环境中享用宽带服务。从它的系统结构来了解它的切换、传输速度、干扰、业务等相关特性,通过和3G的比较,使得我们更好的了解这一新技术。

  0、引言

  WiBro,Wireless Broadband Accessservice。无线宽带接入,是韩国自定的标准,由韩国电子通信协会和三星电子共同发起的高速便携式互联网(HPI)项目发展而来。 WiBro是一个服务品牌,采用WiMAX技术,完全兼容IEEE802.16e标准,是世人所关注的Mobile WiMAX市场开拓者。

  无线宽带技术能够随时、随地获得人们想要的信息,资费较低,受到越来越多的人的追捧。在现有的技术中,无线数据业务主要采用WLAN或者蜂窝技术。WLAN虽然有低成本、高速率的优势,但是在覆盖范围、移动能力方面差 强人意,而且在安全性和业务质量方面难以达到运营商的要求,其盈利模式也不是很清楚。蜂窝系统主要基于语音业务,在移动性和业务质量上都有很好的保证,但是数据传输速率慢、接入成本高,难以让用户接受。WiBro既能保证数据业务的接入速率、降低接入成本,同时又兼顾安全、质量等不同的业务需求。

  1、WiBro系统的组成

  如图1所示,WiBro系统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RAS(基地台)、PSS(基地台前端所服务的末端装置)、ACR(基地台往上汇集回溯的骨干)、HA(本地代理)、CN(移动节点)和基于IP子网的网络。这个系统显著的特征是子网的网络协议是IPv6,IPv6是全IP的网络,所以,支持 IP层的有效移动管理与WiBro数据链路层的有效移动管理同样重要。在这样的环境下,在ACR之间的切换需要基于IPv6无缝切换的移动管理。因此, WiBro为了获得移动状态下的无缝切换,考虑了IP移动管理机理。

WiBro系统的组成

图1 WiBro系统的组成

  2、WiBro技术中的切换机理

  ACR之间的切换基于IPv6,典型的IPv6移动管理方案是移动IPv6。这个方案对在切换中时间灵敏和损耗灵敏的申请有严格的限制,也就是当一个移动节点进入另外一个IP网络中,必须更新在HA和CN中的care-of-address。

  在WiBro系统中,当PSS连接到RAS,PSS周期性地接收到从serving RAS(服务基地台)发送来的信息。于是,PSS监控从serving RAS发送来的无线信号强度。一旦信号强度比预定的门限值低,PSS给serving RAS发送SCN-REQ(扫描间隔分配请求)信息,检查相关的target RAS(目标基地台)是否和CN不断的通信。当通过扫描,PSS确定需要在RAS之间进行切换时,PSS或者发送PSSHO-REQ(PSS切换请求)信息,此信息包括从target RAS到serving RAS的列表,或者从serving RAS处接收RASHO-REQ(RAS切换请求)信息。在WiBro系统中,PSS、RAS都可以提出切换的要求。当Serving RAS接收到PSSHO-REQ信息后,通过HOreq(切换请求)、HOind(切换提示)和HOcnf(切换确认)这些信息和target RAS协商,是否进行切换。ACR接收到从target RAS发送来的HOcnf。信息后,发送HOrsp信息,给pRAS(先前的RAS)一个回应,同意切换。于是,pRAS,也就是serving RAS停止下行链路的传输,并且阻塞信息包。这时,PSS给pRAS发送HOind信息,意味着切换开始。PSS携带的信息通过ACIind(访问切入点连接指示)和ACIcnf(访问切入点连接确认)从pRAS传送到nRAS(新的基地台)。ACR给pRAS发送ACIcnf信息,而向nRAS发送所有 PSS的信息包。在pRAS中没有传送的,被阻塞的信息包,也从pRAS传输到nRAS,,在PSS和nRAS之间通过RNG-REQ(修正请求)、 RNG-RSP(修正回应)、REG-REQ(注册请求)和CREGreq(蜂窝注册请求)这些信息进行连接。当这些注册信息在PSS、nRAS、ACR 之间全部完成,PSS新的服务开始了,切换顺利结束。这样的切换类似于3G中的软切换。


  
上一篇:3GPP LTE中的OFDMA和SC-FDMA性能比较
下一篇:新一代基站建设的整体规划与技术创新

免责声明: 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非本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相关技术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