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 赋能,DISCO 上季出货额创新高,股价逆势上扬

时间:2025-07-08

根据 Yahoo Finance 报价,截至 7 日上午 11 点 35 分,DISCO 股价大涨 2.37%,而同期大盘(东证股价指数 TOPIX)下跌 0.49%,DISCO 表现远优于大盘。DISCO 公布的数据显示,上季(2025 年度第一季,即 2025 年 4 - 6 月)非合并(个别)出货额达到 930 亿日元,较去年同期增长 8.5%。这是近 6 个季度以来的第五次增长,且季度出货额超过了 2024 年度第三季(2024 年 10 - 12 月)的 908 亿日元,刷新了历史最高纪录。


该公司表示,精密加工装置的出货以生成式 AI 应用需求为核心,持续保持在较高水平;作为消耗品的精密加工工具,由于配合了客户设备的稼动率,出货量也随之增加。此外,上季 DISCO 非合并营收较去年同期大幅增长 10.1%,达到 754 亿日元。需要注意的是,DISCO 在产品完成验收后才将其计入营收,因此营收与实际市场需求的变化存在一定的时间差,而出货额与市场动态的关联性更强。DISCO 预计将于 7 月 17 日公布 2025 年度第一季财报。


早在 4 月 17 日公布的财报资料中,DISCO 就预估 2025 年度第一季可反映客户投资意愿的出货额将年增 1% 至 1020 亿日元,季度出货额将创历史次高(仅次于 2024 年 10 - 12 月的 1103 亿日元)。公司还指出,以生成式 AI 相关需求为主要驱动力,出货量将维持在较高水平,但同时也需关注关税政策对产品需求和客户投资意愿的影响。


DISCO 是一家在半导体设备领域具有领先地位的日本公司,其核心业务是将半导体硅片进行研磨、切割,并组装成电子产品。公司的座右铭 “Kiru, Kezuru, Migaku” 体现了其业务核心 —— 切割、研磨和抛光。在晶圆研磨机、砂轮、晶圆切割锯、激光锯和表面平坦化等产品的生产方面,DISCO 占据着领先的市场份额。


去年 1 月,迪思科社长关家一马在接受日本媒体采访时表示,公司最大的担忧是中国推进半导体设备的国产化。他认为,美国加强对中国出口尖端半导体制造设备的管制,试图遏制中国高性能半导体的制造能力,但可能不会阻止中国生产传统半导体,因为美国经济也依赖中国的半导体产品。随着人类数字化进程的加速,半导体芯片的需求不断增长,部分芯片的生产必须在全球范围内进行布局。尽管中国有企业涉足切片机和研磨机领域,但目前实力相对较弱,半导体制造设备需要复杂的技术诀窍,中国企业要追赶日本企业并非易事。


从整个日本芯片设备行业来看,7 月 3 日,日本半导体制造装置协会(SEAJ)发布报告称,将 2025 年度(2025 年 4 月 - 2026 年 3 月)日本制造的半导体设备销售额上调至 48634 亿日元,将创下历史新高,并预计 2026 年度销售额将突破 5 万亿日元大关,再创新高。报告显示,2024 年度销售额同比大幅增长 29.0%,达到 47681 亿日元,首次突破 4 万亿日元。由于 AI 服务器对 GPU、HBM 的需求旺盛,中国台湾先进晶圆代工厂(台积电)计划量产 2nm 芯片,对 2nm 技术的投资增加,以及韩国对 DRAM/HBM 的投资增长,预计 2025 年度日本制造的半导体设备销售额(包括日系企业在日本国内及海外的设备销售额)将从前次(2025 年 1 月)预估的 46590 亿日元上调至 48634 亿日元,较 2024 年度增长 2.0%,年销售额将连续第二年创下历史新高。


SEAJ 还预测,2026 年度(2026 年 4 月 - 2027 年 3 月),除中国台湾外的企业对 2nm 技术的投资将增加,日本也有望进行 2nm 量产投资,同时厂商对 AI 服务器用 HBM、NAND Flash(300 层以上产品)的投资也将增加。因此,2026 年度日本芯片设备销售额预计将从前次预估的 51249 亿日元上调至 53498 亿日元,年增长率为 10.0%,年销售额将首次突破 5 万亿日元。对于 2027 年度(2027 年 4 月 - 2028 年 3 月),SEAJ 预计,除 AI 服务器需求外,智能手机 / PC 领域搭载边缘 AI 的产品将占全球近半数,日本半导体设备销售额将同比增长 3.0%,达到 55103 亿日元,年销售额有望连续第四年创下历史新高。2025 - 2027 年度期间,日本芯片设备销售额的年均复合增长率(CAGR)预计为 4.9%,其全球市场占有率(按销售额计算)达到 30%,仅次于美国,位居全球第二。

上一篇:2025 年 Q2 三星电子财报:营业利润大降,仅 4.6 万亿韩元
下一篇:关于抄袭,华为最新回应

免责声明: 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非本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