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光芯片,或重塑高速数据传输

时间:2025-03-13
  现代通信网络依靠光信号传输大量数据。但就像微弱的无线电信号一样,这些光信号需要放大才能长距离传输而不丢失信息。
  最常见的放大器是掺铒光纤放大器 (EDFA),几十年来一直用于此目的,它能够实现更长的传输距离,而无需频繁进行信号再生。然而,它们在有限的光谱带宽内运行,限制了光网络的扩展。
  为了满足日益增长的高速数据传输需求,研究人员一直在寻求开发更强大、更灵活、更紧凑的放大器的方法。尽管人工智能加速器、数据中心和高性能计算系统处理的数据量不断增加,但现有光放大器的局限性也变得越来越明显。
  对超宽带放大(可在更宽波长范围内工作的放大器)的需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迫切。现有的解决方案(例如拉曼放大器)提供了一些改进,但它们仍然过于复杂且耗能。
  现在,由洛桑联邦理工学院的 Tobias Kippenberg 和 IBM 欧洲苏黎世研究中心的 Paul Seidler 领导的研究人员开发出了一种基于光子芯片的行波参量放大器 (TWPA),可以以前所未有的紧凑形式实现超宽带信号放大。
  该项研究成果已发表于《自然》杂志。
  新型放大器采用二氧化硅上磷化镓技术,在约 140 nm 的带宽内实现了超过 10 dB 的净增益,带宽是传统 C 波段 EDFA 的三倍。
  大多数放大器依靠稀土元素来增强信号。而新放大器则利用光学非线性——光与材料相互作用以放大自身的特性。
  通过精心设计微型螺旋波导,研究人员创造了一个光波相互增强的空间,增强了弱信号,同时保持了较低的噪声。这种方法不仅提高了放大器的效率,还使其能够在更广泛的波长范围内工作,所有这些都在一个紧凑的芯片大小的设备中完成。
  研究团队之所以选择磷化镓,是因为其具有出色的光学特性。首先,它表现出很强的光学非线性,这意味着穿过它的光波可以相互作用,从而增强信号强度。
  其次,它具有高折射率,这使得光能够被紧密地限制在波导内,从而实现更有效的放大。
  通过使用磷化镓,科学家以仅几厘米长的波导实现了高增益,大大减少了放大器的占用空间,使其可用于下一代光通信系统。
  研究人员证明,他们的芯片放大器可以实现高达 35 dB 的增益,同时保持较低的噪声。此外,放大器可以放大非常弱的信号,处理输入功率范围超过六个数量级。这些特性使新放大器能够高度适应电信以外的各种应用,例如精密传感。
  该放大器还增强了光频率梳和相干通信信号(现代光网络和光子学中的两项关键技术)的性能,表明这种光子集成电路可以超越传统的基于光纤的放大系统。
  这款新型放大器对数据中心、AI 处理器和高性能计算系统的未来有着深远的影响,所有这些都可以从更快、更高效的数据传输中受益。其应用范围不仅限于数据传输,还包括光学传感、计量,甚至是自动驾驶汽车中使用的 LiDAR 系统。


上一篇:废除芯片法案?还不到时候
下一篇:HBM,陷入衰退?

免责声明: 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非本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