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中国电子报报道,我国新能源汽车行业产销稳步增长,行业发展稳中有进。展望2025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仍呈现产销与出口持续攀升态势,电动化与智能化水平融合提升。
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与出口持续攀升
在产销方面,2024年1—10月,我国新能源汽车生产和销量分别达到977.9万辆和975万辆,同比增长33%和33.9%,市场占有率稳步提升至39.6%。其中,纯电动汽车累计销量为583万辆,同比增长13%;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累计销量为391.5万辆,同比增长75.9%。10月单月新能源汽车销量创历史新高,达到143万辆,同比增长49.6%,占汽车总销量的46.8%。
在出口方面,2024年1—10月,我国新能源汽车出口总量达到105.8万辆,同比增长6.3%。其中,纯电动汽车出口83.6万辆,同比下降9.2%,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出口22.2万辆,同比增长两倍。在主要出口市场中,比利时、巴西和英国位居前三。此外,沙特阿拉伯、阿联酋等中东市场新能源汽车需求持续增长,逐渐成为新的出口增长点。尽管传统燃料汽车出口同比增长29.7%,但新能源汽车出口占比稳步提升。10月单月新能源汽车出口量达12.8万辆,同比增长3.6%,环比增长16%。这些数据表明,尽管受欧美部分国家关税政策影响,我国新能源汽车在全球市场依然具有较强的吸引力。
根据
中国电子报了解到,展望2025年,新能源汽车市场将继续受益于国内政策支持、电池技术突破和充电网络完善,全年销量有望突破1300万辆。同时,出口总量预计超130万辆,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出口保持高增长态势。东南亚、中东等新兴市场将成为增长动力,与比利时、巴西等传统市场形成良好互补。
2024年,全球主要汽车大国加速向新能源汽车转型,海外品牌围绕电动化与智能化展开竞争。其中,大众汽车电动车销量占比达35%,并计划实现全面电动化的战略目标;丰田则加快固态电池技术的商业化进程,发布续航超过1000公里的新车型;特斯拉凭借完全自动驾驶(Full-Self Driving,FSD)的持续迭代,进一步巩固了其在自动驾驶领域的领先地位。在此趋势下,我国新能源汽车渗透率预计达到35%~40%。比亚迪、蔚来、小鹏等自主品牌,在技术创新、产业链协同和国际市场拓展方面取得突破性成果。特别是比亚迪,2024年出口销量同比增长50%,其海外市场份额快速提升。在技术驱动和市场需求的双重作用下,新能源汽车向着更高水平的智能终端方向演进,为全球汽车产业竞争格局注入新活力。
展望2025年,车路云协同技术和相关政策将推动我国新能源汽车与智能网联汽车深度融合。在国家层面,将加快新型零部件和基础设施建设,围绕区域发展不均衡与技术堵点等问题,将持续优化政策布局,促进跨区域示范和商业化应用。在技术层面,将加速人工智能、大数据、数字孪生、边缘计算等新兴技术落地,推动“车路云一体化”试点统一技术架构与标准化网联设施,提升车载终端普及率。在国际合作层面,我国将深化全球汽车产业合作,加强多双边法规对接,为全球提供绿色、安全和智能的高质量产品,助力全球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