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芯片开始缺货,8M CIS成“重灾区”

时间:2025-02-24
  比亚迪“天眼”系统引爆8M CIS需求
  比亚迪通过“天神之眼”系统(2025年2月10日发布)技术下沉覆盖全系车型(含6.98万元海鸥智驾版),推动高阶智驾(L2+/L3)渗透率快速提升。其C版方案搭载12颗摄像头,叠加车企硬件升级竞赛,导致8M CIS芯片需求激增。
  此外,高阶智驾车型(如支持城市NOA)可能进一步增加摄像头冗余数量,但2025年?全行业单车摄像头均值或低于30颗?,仅部分高端车型可能接近该数值?。
  国产企业正发力突围
  供应链人士指出,8M CIS需满足高温、震动、长寿命等严苛车规标准,目前?豪威科技(OmniVision)的8M CIS芯片?供应缺口最为突出。作为国内唯一通过AEC-Q100 2级车规认证的高端解决方案,其产能已无法满足激增的订单需求。
  在全球范围内,索尼、安森美等国际大厂虽具备同等技术认证能,但它们优先保障欧美车企订单,通常扩产周期长达12-18个月,因此在短期内也难以填补市场缺口?。
  在此背景下,进入到2025年2月以来,豪威科技母公司韦尔股份股票也一路看涨。业内人士认为,行业需求回暖叠加国产替代加速影响是助力该公司股票上涨的因素之一。据悉,该公司与比亚迪合作的高阶智驾系统“天神之眼”加速渗透,推动车载CIS芯片需求激增。根据花旗报告,韦尔股份约30%-40%的利润来自该ADAS领域。
  结构性短缺或长期存在?
  预计在2025年内,8M CIS价格或上涨10%-15%,低端产品(1M-5M)随国产产能释放逐步缓解?。
  值得注意的是,思特威等企业计划2026年实现8M CIS量产,但高阶自动驾驶将催生16M等更高分辨率需求,技术竞赛或引发新一轮供应波动?。
  汽车CIS芯片短缺折射出智能化转型与供应链韧性之间的深层矛盾。在国产替代提速与全球产能博弈中,车企需平衡技术升级节奏与供应链风险,以避免“硬件内卷”加剧产业不确定性?。


上一篇:卢伟冰透露小米将推出AI PC 搭载99Wh超大电池
下一篇:台积电先进封装订单激增,消息称英伟达独揽七成产能

免责声明: 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非本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