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芯国际赵海军:2025年存在折旧和价格压力,将直面价格竞争

时间:2025-02-13
  中芯国际召开2024年第四季度业绩说明会。中芯国际联合首席执行官赵海军表示,2025年除了人工智能继续高速成长外,市场各应用领域需求持平或温和增长,一季度“淡季不淡”。但也需看到,中芯国际的持续高投入,将给毛利率带来一定的折旧压力。此外,同质化竞争使得结构性过剩的产能即使在市场回暖的情况下,依然面临激烈的竞争,必要时会和战略客户一起直面价格竞争。
  2024年:来自中国客户和12英寸晶圆的收入显著提升
  根据未经审核的财务数据,中芯国际2024年销售收入80.3亿美元,达到历史新高,较2023年增长27%,产能利用率达85.6%。赵海军表示,2024年半导体市场整体呈现复苏态势,设计公司库存大致恢复到健康水位,主要产业向国内产业链转移切换的速度较快。为满足市场和客户需求,中芯国际加速了产能扩充节奏,进一步提升了平台的完备性。国内客户的新产品快速验证并上量,使得公司在2024年四个季度收入节节攀升,全年增长超过年初预期。
  从区域来看,2024年中国、美国、欧亚的销售收入占比分别为85%、12%和3%。其中,受益于在地化制造需求催化带来的产业链重新组合,以及客户市场份额提升,来自中国客户的收入同比增长34%。
  从晶圆尺寸来看,2024年12英寸和8英寸晶圆收入均有增长,占比分别为77%和23%,其中12英寸晶圆收入同比增长35%,主要得益于产能规模的扩大和新增产能能够较快完成验证并投入生产。
  按照应用分类,智能手机、计算机与平板、消费电子、互联与可穿戴、工业与汽车占比分别为28%、16%、38%、10%和8%。受益于上述提到的诸多因素及国家刺激消费政策的带动,消费电子、智能手机等应用收入大幅增长。
  按照产品平台来看,中芯国际在模拟、图像传感器、显示驱动等平台的收入持续增长。此外,中芯国际持续推出高性能、高质量、高可靠性的汽车电子技术及服务,在高电压、大电流、高可靠性BCD及模拟平台,超低功耗逻辑平台,高性能微控制器平台,车规级显示驱动平台,高可靠性存储器平台等,均实现车规级认证量产和终端应用。面向未来持续成长的汽车市场,公司加速部署客户产品,并全面覆盖娱乐、连接、动力控制、车身及底盘等车载应用,力求实现收入增长。
  2025年:存在折旧和价格压力
  对于2025年,赵海军表示,除了人工智能继续高速成长外,市场各应用领域需求持平或温和增长,一季度“淡季不淡”。但也需看到,公司面临着持续高投入带来的折旧压力,以及更加激烈的同业竞争,必要时会和战略客户一起直面价格竞争。
  对于近期的产业形势,赵海军看到两个现象。
  一是汽车等产业向国产链转移切换的进程从验证阶段进入体量阶段,部分产品正式量产。
  二是在国家刺激消费政策红利的带动下,客户补库存意愿较高,消费、互联、手机等补单急单较多。整体来看,2025年一季度“淡季不淡”。
  但与此同时,外部环境给今年下半年带来一定的不确定性,同业竞争愈演愈烈。中芯国际会继续推进产能建设,支持客户开拓市场,聚焦质量和效率。
  综合上述因素,中芯国际给出的2025年一季度指引为销售收入环比增长6%至8%,毛利率介于19%至21%。在外部环境无重大变化的前提下,2025年指引为销售收入增幅高于可比同业的平均值,资本开支与上一年(73.3亿美元)大致持平。
  对于2025年的公司展望,赵海军还做出两点说明。
  一是近年来地缘政治给行业格局带来了深刻的变化。公司着力加强了供应链安全性、可靠性、韧性的管理。为了努力把握日益增长的在地制造需求,公司持续高投入,推动了公司收入规模的快速成长,但也给毛利率带来了很高的折旧压力,预计2025年折旧年增两成左右。除了折旧,毛利率还受到定价、产能利用率等因素的影响。公司会始终以持续盈利为目标,通过提高产能利用率来对抗折旧、丰富产品组合来对抗周期。
  二是在地化生产带来了更多的市场需求,但同质化竞争使得结构性过剩的产能即使在市场回暖的情况下依然面临激烈的竞争。中芯国际通过打造技术领先来提升核心竞争力,绑定客户,通过增加新产品来对抗价格压力。公司保持一贯的定价政策,随行就市,不主动降价,但在必要时也会和战略客户一起直面价格竞争,以保持在各个领域的市场份额和竞争优势。
  “下半年我们担心两件事,一是由于上半年的拉货,下半年是缺少单子的。但是下半年产能又会纷纷地开出来,同业会出现更强的竞价。这两件事合在一起,使我们对下半年价位的走势看得不是非常清楚。但是可以肯定地讲,下半年的价格不会向上走,应该是个下降的趋势。”赵海军说。
  对于折旧和价格的挑战,中芯国际将从三个方面应对。一是通过技术实现更快的更新、更好的性能。二是与客户形成战略发展的绑定。三是在推出产能时,也提升平台的完整性,加入原来没有做的新平台新技术。“这样产能的增长并不是一个过剩产能的增长,而是一个产品和平台增量的增长。通过这些(措施),希望能够使得价格不会产生很大的波动。”赵海军说。
上一篇:洛必德科技COO侍启山:布局人形机器人是“不掉队”的必然选择
下一篇:华大九天董事长刘伟平:希望进入全球EDA前五

免责声明: 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非本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