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强大的技术革新力量,正在深刻地改变着我们的世界。它通过连接各种设备和系统,实现了数据的无缝流动和智能决策,从而推动了各行各业的转型和升级。从制造业到安全作业保障,从交通物流到智慧城市,物联网的应用无处不在。这种无缝连接的能力创造出更加智能和高效的生活方式。在这一过程中,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作为室外定位导航中最成熟的技术之一,无论是智能可穿戴中的实时追踪,还是电动自行车上的精准定位,都能提供精准可靠的位置信息,确保了各种应用的顺利进行。
市场与技术的双重驱动:持续升级的GNSS模块
在几年前,定位系统充斥于生活方方面面的情节还仅见于各式的科幻影片,而今具备这一功能的产品已经以各种形态步入了大众的生活,从智能可穿戴设备追踪定位,到为保障作业环境人员安全提供保障,再到对各类资产移动路径的精准把控,定位技术已经成为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根据《GNSS Market Report》,2019年全球卫星导航产业市场规模为1507亿欧元,预计2029年市场规模将达到3244亿欧元。一方面,随着市场规模的持续扩大,为行业上下游带来了更多的商业机遇。无论是智能手机、汽车导航系统,还是畜牧业放牧追踪、电动自行车移动定位,GNSS技术的应用场景越来越广泛,市场需求不断增长。
另一方面,随着技术的进步和智慧城市的升级,对GNSS模块的性能要求也随之提升。中国作为电动自行车生产、消费大国,2023 年全国规模以上累计生产电动自行车 4228 万辆,且预计至 2028 年,市场规模将由 172 亿美元增长至 242 亿美元。为提升电动自行车主动安全性能,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于2024年发布了修订版《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进一步明确了为电动自行车增加北斗定位的必要性。
因此,消费者和企业不仅需要更高的定位精度和更快的响应速度,还要求设备具有更低的功耗、更小的尺寸和更高的可靠性。这促使终端设备厂商需要在确保性能的基础上,采用更为灵活的设计方案来优化 GNSS 定位模块的硬件设计,提升能效比,以满足市场日益多样化的需求。
从产品设计的视角来看,Type 2GQ GNSS模块(以下简称Type 2GQ)搭载了先进的ARM Cortex-M33双核处理器,凭借其强大的多任务处理能力,客户无需再外接SoC/MCU,从而帮助节省终端产品的BOM。当Type 2GQ一个核心专注于卫星定位的同时,另一个独立核心能够灵活运行用户自定义程序,从而确保系统的高效运行与稳定性。
2GQ作为系统的核心控制器,保障了程序运行的流畅性,其模组封装更通过金属溅射树脂封装工艺,实现了镀层的均匀性,进一步提升了产品的可靠性。此外,内置的村田自产SAW滤波器有超低插损和超高带外抑制作用,有效提升了信号接受质量以及模组的抗干扰能力,使其在复杂环境中仍能保持出色的稳定性。成熟模组化设计不仅可以帮助客户简化设计组装流程,更大大提升了使用的便利性。
相较于市场上同类产品,Type 2GQ GNSS模块具有超小尺寸、高可靠性及超低功耗的优越特性。它能够接收全球五大主卫星信号源——Beidou、Galileo、GLONASS、GPS及QZSS,从而实现全球范围内的精准定位。值得一提的是,该模块与中国本土芯片厂商紧密合作,提供了丰富的开放接口,包括UART、SPI、I2C、PPS、GPIOs以及ADC等。
村田的Type 2GQ GNSS模块除了在性能稳定性、耐用性和安全性等方面表现突出,其在实际应用中的表现同样优秀。在基于baseline的严格验证测试中,Type 2GQ模块能实现持续稳定的运行,即使在复杂遮挡的路段,依旧能保持较高的定位精度,优于多款其他测试产品,能满足客户在不同应用场景下的精准定位需求。
免责声明: 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非本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