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到2027年三大先导产业规模年均增10%

时间:2024-07-25
  近日,上海印发了《上海市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的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提出到2027年,基本形成“(2+2)+(3+6)+(4+5)”现代化产业体系;工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稳定在25%以上,工业总产值迈上5万亿元新台阶,四年累计新增工业投资8000亿元,三大先导产业规模年均增长10%以上,战略性新兴产业工业总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到50%。根据《实施方案》,上海将实施新质生产力培育、经济能级跃升、产业生态优化、企业服务升级、开放合作携手等五大行动20条举措。
  强化高端产业引领 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根据《实施方案》,上海将强化高端产业引领功能,坚持创新驱动,加快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数字化与绿色低碳协同转型。
  建设世界级高端产业集群。实施三大先导产业新一轮“上海方案”。以产线牵引集成电路全产业链发展,统筹推进关键环节和新兴领域发展。以创新药械产业化带动生物医药突破发展,统筹各类创新资源。以底层技术突破支撑人工智能迭代升级,实施大模型创新扶持计划,丰富智能算力、高质量语料供给,加快科学智能、具身智能、无人驾驶等核心技术突破,建设“模速空间”创新生态社区。推动六大重点产业高端化发展,打造电子信息、生命健康、汽车、高端装备4个万亿元级产业集群和先进材料、时尚消费品2个5000亿元级产业集群。
  加快布局新赛道和未来产业。支持企业在生物制造、脑机接口、Web3.0、元宇宙、6G、量子技术、空间信息、低空经济等新科技变革领域率先突破,培育产业“核爆点”。打造未来产业先导区和综合性应用试验场,建设未来产业研究院和技术学院,设立新型工业化促进中心。
  构建产业创新网络。加强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创建20家市级以上制造业创新中心,推进概念验证中心、材料数字引擎和中试基地与企业技术中心、功能转化平台、重点实验室的紧密对接,构建新型产业创新矩阵。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提高新兴领域研发投入强度和企业研发机构覆盖率,支持企业牵头建设新型研发机构和开放型创新联合体。鼓励大企业开源开放技术底座、研发设施和典型场景,打造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生态。
  提升智能化水平。一方面,实施“工赋链主”和智能工厂领航计划,以40家“工赋链主”企业带动行业“智改数转网联”,建设500家示范性智能工厂,引育200家数字化专业服务商,滚动发布一批“小快轻准”数字化产品和解决方案。实施“智能机器人+”行动,以“服务租赁+系统集成”模式扩大工业机器人应用,新增装机2万台以上,推动制造业重点产业工业机器人密度达500台/万人。另一方面,建设新型智能基础设施,推进“浦江数链”区块链基础设施工程,支持企业“上云上链上平台”,拓展“区块链+产业链”典型场景。布局超大规模异构智算集群支撑万亿级参数大模型训练,支持创新企业用好算力统筹调度平台,将算力纳入新基建贴息政策范围。支持企业开展5G增强型演进(5G-A)、50G无源光网络(50G-PON)、卫星互联网、基于专用频率“工业专网+”等创新应用。
  推进绿色化转型。实施绿色低碳供应链升级计划,支持建设零碳工厂和零碳园区。培育50家绿色供应链“链主”企业、20家绿色技术供应商、30家专业评估认证机构。建设碳足迹背景数据库和工业碳管理公共平台。推进制氢储氢加氢一体化站布局建设。
  创新融合化模式。实施生产性服务业赋能产业升级计划,加强产业互联网平台建设。支持制造企业向供应链管理、智能运维等服务延伸,助力20家以上总集成总承包企业提升整体解决方案能力,建设数字化供应链管理服务平台,降低制造业物流成本,实施内外贸一体化发展。推动专业服务与国际先进水平对标接轨,培育壮大100家以上服务型制造示范主体。
  发挥创新主导作用 促进经济能级实现跃升
  当前,上海充分发挥创新主导作用,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促进社会生产力实现新的跃升。在实施经济能级跃升行动中,《实施方案》提出以下四方面具体举措。
  实现工业经济持续增长。优化经济增长动力结构,提高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新能源装备、新型信息终端、智能机器人等高附加值产品比重,推进传统优势行业优化结构、稳定规模,发挥大飞机、商业航天、高技术船舶等整机集成带动配套产业链作用,加快发展航空发动机、重型燃气轮机、工业母机等关键装备。对促进工业增长成效明显的区,研究出台通过转移支付方式给予相关支持的政策举措。
  推动工业投资持续扩大。发挥上海市投资促进工作领导小组作用,市、区联动打造“投资上海第一站”服务平台。推动工业投资年均增速快于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深化重点产业链招商,对引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先进制造业重大项目给予最高1亿元支持。优化技术改造审批流程,鼓励企业增资扩产,对“零增地”技术改造项目探索实施承诺备案制,对规划产业区块外产值1亿元以上企业“零增地”技术改造项目参照规划产业区块内管理。对采用银行贷款、融资租赁等方式进行技术改造的项目给予最高2000万元支持。
  打造区域产业增长极。发挥“产业地图”引导作用,优化全市错位发展一盘棋。支持浦东新区加快发展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等创新型产业,支持自贸试验区临港新片区打造航空航天、重大装备、新能源汽车等前沿产业增长极。推动“五个新城”产城融合,深化嘉定区、松江区、青浦区、奉贤区“一城一名园”建设。加快南北区域转型,推动宝山区、金山区围绕新材料、合成生物、智能终端等领域培育增长点。支持闵行高端装备基地、长兴海洋装备岛、上海化工区提升发展能级。支持徐汇区、长宁区、静安区、杨浦区打造数字经济新标杆,依托普陀区、虹口区、黄浦区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和都市产业新模式。
  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实施重点产业链“登峰”计划,在补短板锻长板领域支持“链主”企业靶向攻关标志性产品,带动链上配套企业协同创新。实施新一轮产业基础再造工程和重大技术装备攻关工程,每年聚焦100项以上标杆任务支持企业攻关工业“五基”领域,发挥“空天陆海能”装备系统集成优势,实现全产业链迭代升级。
上一篇:机构:预计到 2028 年SONiC渗透率将达到 10-20%
下一篇:Yole :预计2029 封装 (AP) 市场达到 695 亿美元

免责声明: 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非本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