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人这样解读中国山寨文化

时间:2009-04-10

  两会期间,“山寨”二字成为焦点。先是明星倪萍的“封杀山寨”引发了网民的口水战,其实倪萍的本意是反对“盗版”、呼吁尊重知识产权,出发点是好的,但殊不知用错了词,犯了以偏概全的错误。而没有看到提案原文的山寨粉们,同样以偏概全的错误,炮轰倪萍;接着又有一些委员提出扶植招安山寨产业的提案、或建议。

  其实,山寨本是一个中性词,不同的人根据自己的利益和立场对其进行了解读。譬如说,当年的“微软”,在“IBM”眼中是山寨;当年的“百度”,是“谷歌”眼中的山寨;当年的温州皮鞋,是上海皮鞋厂眼中的山寨。

  昨天看到了一篇韩国《朝鲜日报》对中国“山寨”文化点评的文章。认为,山寨源自“手机”领域大放异彩,最近其涉足领域扩大到了“电脑”、“数码相机”、“液晶彩电”、“汽车”、战车乃至飞机领域。该媒体认为,“山寨”最近还与中华民族主义相结合,成为了一种中国特有的文化现象。特拿来与博友们共享。

  以下为报道全文:

  2008年夏天,“三星电子”中国总公司弄得一片紧张。因为瞄准市场推出的下一代大屏“触摸手机”“OMNIA(SGH-i900)”的仿造产品登上了中国市场。这一中国仿造产品叫“Anycat”,与三星的“Anycall”很容易混淆。

  三星公司将该产品收集并进行了分析,结果令人十分震惊:中国仿造产品不仅功能和技术不亚于真品“OMNIA”,销价还只有真品的三分之一或五分之一。于是“三星”追查其生产厂家,原来是广东省深圳的一家工厂生产的。三星没有把这个厂家作为侵犯知识产权起诉,反而建议相互合作。但这个厂家拒不合作,选择了“盗版厂商”之路。因为如果转为正规企业,要负责报批、上税、售后管理(A/S)等很麻烦。

  此前,美国苹果公司遭遇了更令人惊讶的事情。“苹果”公司的热销产品“iPhone”被中国模仿,其仿造产品“HIPONE”和“PHONE”不仅外观与真品相似,功能也差不多,有的功能甚至超过了真品。日本的“索尼”也遇到了类似情况。模仿索尼PSP(PlayStationPortable)的中国“昂达”VX767,设计和视频与真品相似,但“电池”续航时间却超过了真品。

  据估算,截止目前仿造手机共售出1.5亿部。中国当地“手机厂商”“夏新”和宁波“波导”等,不是倒闭就是自愿加入“山寨”行列。

上一篇:不完备的DVB标准套牢中国广电运营商
下一篇:家用基站:标准已备只欠部署

免责声明: 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非本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