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统计,三星、索尼、夏普等品牌每年有近1/4-1/3的电视销售在北美市场完成。随着国际金融危机波及实体经济,日韩品牌不得不频频作出战略调整,以求平安渡过此次危机。而中国企业则应抓住机遇,寻觅北美市场的商机。
“得北美者得天下”,这是多年来日韩消费电子企业达成的共识。据统计,看重北美市场强大的消费能力,三星、索尼、夏普等品牌每年有近1/4-1 /3的电视销售在这里完成。不过,这种过分倚重北美市场也给这些厂商造成了弊端,随着国际金融危机波及实体经济,日韩品牌不得不频频作出战略调整,以求平安渡过此次危机。而一直在北美市场失意的中国企业,则在此次危机中更看重了“机会”,记者获悉,包括海尔、TCL、海信、长虹、创维等大批国内消费电子厂商正抓住机遇,一步一步将触角伸至低迷笼罩下的北美市场。
北美仍是电视市场
以液晶电视为代表的平板电视快速普及的浪潮,给东西欧、亚太等地区注入了新的活力,让这些地区在短时间内迅速成为成长最快的市场,不过即便如此,这些地区在近两年内,也很难撼动北美市场“老大哥”的地位。
根据我国台湾工研院IEKITIS(产业技术信息服务推广计划)统计,虽然至2011年间,包括中国大陆、亚太、中东及非洲、拉丁美洲等地,液晶电视市场年复合增长率分别有45.7%、57.4%、48.5%、67.9%等,增长率远高于北美的21.7%、西欧的27.8%、日本的11.5%等发达地区的增长率。但在2011年以前,北美地区仍是液晶电视的销售市场。据统计,目前北美地区液晶电视的销售量超过3500万台。
近日,研究机构iSuppli针对平板电视市场发表报告称,至少到2010年,欧洲才会超越北美成为平板电视的消费市场。iSuppli分析师表示,平板电视在欧洲市场销售量增长,其主要市场驱动力是平板电视日益增加的实用性、极具吸引力的外形以及不断下降的价格。此外,多家 OEM/ODM(代工)厂商正在东欧设立平板电视制造厂,这种生产向终端市场靠近,将有助于降低生产成本、节省运输时间并改进库存管理。
“不过从目前统计数据来看,北美仍是的液晶电视消费市场。”研究机构DisplaySearch大中华区副总经理谢勤益对《中国电子报》记者表示。
“北美市场有超过3000万台平板电视的市场规模,相当于的1/4-1/3。”创维海外发展有限公司总裁匡宇斌在接受《中国电子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从这个角度分析,北美市场是的电视消费市场。
日韩品牌调整产品结构
北美在电视市场中处于显赫地位,使得消费电子厂商投入“重兵”,日韩厂商借助平板电视产业链优势在数年前先拔头筹,稳稳掌控主动权。久而久之,北美市场成为日韩品牌的中枢,而谁在北美市场占据优势地位,更成为各研究机构推断其全年表现的重要依据。
不过这种过分倚重北美市场的做法也带来了弊端。北美作为率先爆发金融危机的地区之一,初期在次贷层面发生的信用危机已波及实体经济,导致消费疲软。
消费电子产业同样被卷入其中,作为最为重要的分支,彩电市场更起到缩影之效。自去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三星、索尼、夏普等日韩彩电企业在圣诞节和元旦前后,数次调整其电视产品战略,以求刺激直线下滑的消费欲望。
在上月底,日韩品牌新一轮的产品战略调整出台。韩国三星表示,将以第三代LED(发光二极管)技术打造新产品线,生产高阶、超薄、省能的电视机,用以巩固三星在北美液晶电视市场的领导地位。
LG扩张其北美版图的方式则是强化其销售通路。LG北美的执行长MichaelAhn表示,LG计划在今年使其北美版图扩大10%,策略是继续主打其32英寸和42英寸电视机,以维持其溢价策略。
索尼美国子公司索尼电子的总裁葛拉斯高指出,美国液晶电视机销售增长持续减缓,为刺激北美市场消费需求,索尼拟在今年夏季前推出26英寸至52英寸新机。据了解,索尼的新产品线VE-5,较该公司其他液晶电视机节能逾四成。
开辟北美市场困难重重
船大掉头难,日韩品牌要想从国际金融危机笼罩下的北美市场全身而退,已不太现实。更何况对日韩厂商来说,北美市场已成为牵一发而动全局的枢纽,一旦该市场出现变故,日韩厂商在市场的战略部署都将受到影响。
记者统计发现,三星全年销售液晶电视接近2000万台,其中有近1/4在北美市场完成销售,索尼、夏普也各有超过1/3在北美地区完成销售。因此,对这些企业来说,只能不断调整积极的战略应对危机。
匡宇斌告诉《中国电子报》记者:“北美市场情况比较特殊,受宠产品大致有两类:一是没有品牌的产品,就是单纯以价格低取胜的产品,不过由于去年液晶电视面板价格暴跌,原来主要凭借价格取胜的企业变得无利可图,都收缩了战线,这类企业以台资为主;二是品牌厂商,如三星、索尼、夏普等,不过由于上游的降价,品牌厂商的日子也不好过,面临费用高、利润少的尴尬,此次集体调整在北美市场的战略,也属无奈。”
DisplaySearch副总裁HisakazuTorii告诉记者,在北美市场,三星、索尼、夏普、VIZIO(瑞轩)、LG电子这五家电视厂商的市场份额接近60%,品牌集中度很高,该市场消费者对品牌的认知度高,其他国际的企业要通过打品牌的方式进入北美市场难度很大。
当然,的难度来自交易层面,以美国为例,交易条件对供应商来说有点苛刻,主要体现为三点:一是供应商承担账期风险,很多产品卖完后很长时间才能回款;二是要遵循北美地区的市场报价,价差损失由供应商负责;三是接受无条件退货。
记者对比国内外企业发现,目前有实力答应这三个条件的中国企业还很少,国内企业在资金、运营方面的抗风险能力,明显弱三星、索尼等企业一筹。拿在北美市场开拓相对较好的TCL来说,优势也是在外资企业不再投入的CRT(显像管)电视领域,对于在液晶市场和日韩品牌同台竞技,还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北美市场或是中国企业的机会
“北美市场进入门槛高对中国企业来说也是有利有弊。”匡宇斌告诉记者,“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倚重这块市场的日韩品牌不得不调整自身战略以寻求商机。而中国企业原本份额就少,所以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较小。”
不过,一向“难啃”的北美市场,此次发生国际金融危机对中国彩电企业乃至消费电子企业或许是一个机会,记者采访发现,国际金融危机迫使日韩厂商采取减产、收缩银根渡难关的政策,而海尔、长虹等一批中国企业则逆势而行,加大了对北美市场的品牌宣传投入。
海尔海外市场部经理刘强表示,今年在CES(国际消费电子展)上,海尔展厅面积约446平方米,几乎是去年的两倍,海尔逆势而上主要是希望通过参加消费电子展,进一步提升海尔的品牌形象,扩大在北美市场的销售。
长虹和海尔一样,今年展台比去年增加了约50%。长虹海外发展部部长王悦纯对《中国电子报》记者表示:“北美市场是长虹重要的战略市场,长虹一直重视北美市场的拓展。由于长虹在北美市场的拓展尚属于起步阶段,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不大。作为国内企业,更应注意发挥自身的优势,多在产品上做文章,多在品牌上做文章,以独具特色的产品赢得市场份额。”
对北美市场看好的同样还有华为,华为终端品牌部副部长卢瑛表示,华为今年首次参展CES,尽管展位不大,但这体现了华为对北美市场的重视。
“在北美市场,中国企业应该做OEM或推广性价比高的产品,满足中低端消费群体的需求,而不是去和日韩厂商去抗衡品牌。”匡宇斌建议道。
免责声明: 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非本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