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RINTNEXTEL公布计划力拔WIMAX商用头筹

时间:2007-04-19
  
    继诺基亚退出WiMAX论坛之后,爱立信也于今年3月宣布停止开发WiMAX。与此同时,WiMAX的初创公司Clearwire股价自3月8日上市以来已经下跌了21%。WiMAX似乎遭遇了发展瓶颈。尽管如此,美国运营巨头SprintNextel(以下简称Sprint)却并没有受到影响,一如既往地高调支持WiMAX。

   据日经BP社报道,日前Sprint公布了其WiMAX设备和芯片体系计划细节,确定了三大设备供应商和终端供应厂商。 
    在WiMAX基站等基础设施方面,Sprint最终按区域选择了摩托罗拉、三星电子和诺基亚三家供应商。手机终端方面也得到前三强的鼎力相助。按照Sprint的部署计划,其WiMAX在2008年4月前将至少发展到19个城市,到当年底其4G网络将覆盖全美1亿人口。提供的专用PC卡、USB适配器和调制解调器解决方案也得到了Sprint的认可,再加上美国ZyXEL通信公司提供的外置调制解调器产品,WiMAX的终端问题基本得到解决。 
    另外,在WiMAX技术方面,Sprint融入了Flarion的FLASH-OFDM和高通的Ultra移动宽带等主流技术,并宣称今明两年将斥资30亿美元用于WiMAX网络建设,足见其支持WiMAX的决心。那么,究竟是什么让Sprint对WiMAX情有独钟? 
    Sprint声称:“选择WiMAX的理由是发展数据战略和低成本的要求。” 
    早在2005年5月,Sprint与英特尔签订合作协议,携手进行WiMAX测试,2006年8月,Sprint宣布选择WiMAX作为其向4G演进的技术。 
    WiMAX标准的优势有目共睹:其开放性优于其他技术;信号传输半径远大于当前流行的Wi-Fi;Sprint构建的4G网络的传输速度将比今天的EV-DO高4倍。这个高速无线数据网可以覆盖整个城市,用户可以在飞行旅途中随意浏览网页,Sprint希望移动WiMAX能够通过提供平均2Mbit/s~4Mbit/s的传送速率来满足用户未来更多的数据需求。 
    Sprint首席技术官兼4G移动宽带部门总裁BarryWest表示:“判断下一代宽带网络的关键标准是看它是否是全IP的,对IP的普遍应用会让我们与众不同。”而对于目前我国关注的焦点TD-CDMA,West称其“目前似乎陷于IPWireless自有的CDMA方案和真正的开放标准(如3GPP的LTE)之间进退维谷的境地”。同样,West认为HSPA是过渡性标准,必将被LTE所取代。“Sprint不会考虑此类短期技术,”他表示。 
    成本低廉是Sprint选择WiMAX的另外一个重要原因。目前一些4G候选技术对传输数据还是语音的定位尚不清晰,而WiMAX却很早就确定了其在数据传输上的明确优势、省略多余功能,从而降低了成本。同时,多家厂商参与开发提供备选方案,从而形成互为竞争的开发系统,也有利于低成本。目前估计Sprint提供的WiMAX服务收费价格会低于20美元/月(1GB以内) 
    在2007年美国无线通信展上,Sprint负责移动宽带运营的副总裁AtishGude称:目前,Sprint正在探索着以“开放型”为特点的WiMAX服务模式。  
    “3G网承载了移动语音和多种数据服务,4G则以互联网数据服务作为开端。蜂窝网服务倾向于利用一个‘有围墙的花园’,使用户只能接入移动运营商提供的特定服务。Sprint的4G服务瞄准了一个‘开放的模式’,目标是使用户能在任何地方接入因特网。”Gude说。 
    这意味着,未来的WiMAX网络,不同于目前的2G网络仅包括手机和PC机,它还囊括了便携游戏机、移动DVD、数码摄像机等其他商用和消费电子设备。Sprint的目标是使其用户能够体验到一个“全国范围的移动数据网,享受到更高的速率、更低的成本、更大的方便和更好的多媒体质量。”Sprint声称,WiMAX能够限度地利用2.5GHz频谱,可以覆盖美国100个市场、85%的家庭,力求实现“一公里”的无线接入。 
    Gude还表示,Sprint期望在提供现有3G服务的同时,将WiMAX视为一个更加快速、经济的接入选项。 
    目前,Sprint正在针对新服务的定价进行试验,还没有决定是立刻启动这种服务模式,还是渐进地启动。三星电子电信网络事业部总裁KiTaeLee表示:“我相信Sprint将移动WiMAX作为4G网络技术进行部署的决定,将成为美国电信史上一座里程碑。基于移动WiMAX的服务将促成无线服务领域另根本性变革,并将改进消费者的生活方式。” 
    WiMAX目前的状况,似乎如同乍暖还寒的初春四月。世界各国运营商对其态度如何呢?作为美国运营商的SprintNextel依然大手笔投入对WiMAX的建设中。
上一篇:华中科技大学首届“炬力杯”单片机应用竞赛落幕
下一篇: 准确把握未来半导体产业技术发展方向

免责声明: 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非本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