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情页
首页
分类
搜索
会员
维库电子市场网
>
资讯
>
官司越打越凶 中芯国际首次披露芯片技术来源
时间:2006-10-23
两大芯片巨头的“官司”越打越凶。
国内芯片代工厂商中芯国际日前在给本报的一份书面材料中,再次强调对台积电起诉一事的立场。
“我们无法阻止对方律师团各式各样无理的控诉,但是我们有足够和充分的实验及研发数据来打赢这场官司,我们没有也不需要侵犯他人的知识产权。”中芯国际在声明中称。
很显然,该声明针对的是台积电此前向美国加州法院提交的一份法律文件。据台积电新闻发言人曾晋皓介绍,该文件是台积电依照法律程序,针对中芯国际于9月12日提出的反诉而做出的答辩。
“我们不承认中芯国际反诉主张的真实性,也特别否认其在反诉中提出的似是而非的辩解。”曾说。
100名关键性雇员
10月12日,台积电向美国加州法院递交了名为《TSMC等公司对违反合同以及漠视诚信协议的反诉答辩》。该答辩长达11页,提出了17项否定主张和11个“积极抗辩”。
在这份答辩中,台积电对中芯国际反诉书中的诸多细节进行了针锋相对的否认。这17项否认集中在三方面:否认中芯国际声称的仅凭其自身优势以及创办人在半导体行业的经验成为世界上第三大代工厂;否认中芯国际对外宣称的诉讼意在破坏该公司声誉;否认中芯国际在反诉状中提到的诉讼发生前后任何与实际情况有出入的说法。
台积电称,中芯国际近年来快速发展的关键性因素在于,其对台积电保密技术及相关信息的偷窃和持续滥用,以及公众和个人对其的充分投资,而这些投资是在中芯国际刻意欺骗性地否认其错误行为、声称所有技术均由该公司独立开发或由第三方许可的情况下做出的。
台积电进一步解释说,为节约时间和研发费用,中芯国际管理层“阴谋窃取”了台积电的多项保密技术。截至2005年,台积电的研发费用大约为15.31亿美元,而中芯国际在其所有工艺技术的研发中仅花费了2.36亿美元。
台积电还称,中芯国际的“阴谋”,还包括从台积电及其关联公司聘用100多名关键性雇员,以及直接诱使当时的台积电员工违法提供保密信息。
“不管是过去还是将来,中芯国际都不会从事违法违规的人员招聘活动。”对此,中芯国际则在声明中反驳说,事实上,台积电也从中芯国际招聘了一些员工。
有没有“重大时刻”?
此前,中芯国际董事长张汝京在会议上对媒体公开评论称,每当中芯国际突破难关,进入新领域、新成长期,便会遭遇骚扰,诉讼是台积电有预谋的骚扰。
“他们的意图是转移外界视线,转移公众对中芯侵权一事的注意力。”台积电一位内部人士评价说,中芯国际自始至终都没有拿出其没有侵权的充分证据。
该人士称,台积电2003年底前也曾因侵权一事在美国对中芯国际提起诉讼,中芯国际多次与台积电接触要求和解。在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法官命令中芯国际出示相关文档后,中芯国际在2004年12月发动了强烈的和解对话。
“然而达成协议后,中芯国际并没有遵守。”上述台积电人士表示,在2005年2月15日、2005年3月11日、2005年3月30日以及2005年6月23日,台积电向中芯国际表达了对其可能违反和解协议的担忧后,通过外部律师和技术顾问检查中芯国际向第三方提交的托管材料,并最终决定在中芯国际于2006年6月30日将其材料第三次存入托管第三方后起诉。
“并非他们说的选择什么重大时刻,只是因为掌握材料需要时间。”台积电内部人士说。
中芯技术来源之谜
事实上,在给本报发来的材料中,中芯国际还首次对外披露了该公司技术的主要来源。
中芯国际称,该公司在技术发展上一直坚持“两条腿走路”,即一方面从不同合作伙伴中取得不同的技术,另一方面重视自有研发人员的培养。
中芯国际在声明中进一步解释说,其0.20微米、0.16微米特殊记忆体技术来源于富士通;0.21微米、0.25微米静态记忆体来自东芝。在纯粹的逻辑电路方面,0.18微米技术是从新加坡特许半导体转来;0.13微米技术则来自欧洲半导体研究所;0.14微米、0.11微米以及90纳米的先进动态记忆体则来自英飞凌。
而在收购摩托罗拉的工厂后,中芯国际在5年内可以使用摩托罗拉半导体的知识产权,包括0.13微米、90纳米以及更先进的技术。
此外,中芯国际还表示,目前公司已经拥有800多位技术研发人员,预计截至今年底前,该公司申请的数目将超过1000件。
上一篇:
“退税”助推创新 尚需政策配套
下一篇:
UL台湾提供电路板的测试
免责声明: 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非本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