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巧妙电路,消除电池正反接隐患

出处:网络时间:2025-05-07
电子设备的使用过程中,电池的正确连接至关重要,一旦电池反接,可能会对设备造成不可逆的损害。早前发布的设计实例 “Circuit provides reverse - battery protection【1】” 中介绍了一种极性保护电路,它能够将电池正确连接到负载,而不受电池在底座中方向的影响。该电路采用了 Maxim 公司提供的快速开关、低压、双 SPDT CMOS 模拟开关 IC MAX4636 进行设计。不过,它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其电源电压范围仅为 1.8 - 5.5V,且内部电阻略高,因此只适用于电流负荷不超过 30mA 的产品。
幸运的是,随着 MOSFET 技术取得重大进步,这些局限如今能够被克服。接下来,我们详细介绍几种利用 MOSFET 实现电池反接保护的电路。

P 沟道 MOSFET 反极性保护电路


图 1 展示了使用 P 沟道 MOSFET 晶体管对负载进行反极性电池保护的方法。通常情况下,要使 P 沟道 MOSFET 导通,需要向其栅源控制结施加合适的电压,即栅极端为负电位,源极端为正电位。图 1 中的 P 沟道 MOSFET 连接方式稍有不同,其工作原理如下:
当电源加到 A 和 B 端子(A 为正,B 为负)时,晶体管的内部二极管 D1 处于正向偏置状态,为 Q1 提供栅源控制电压,从而使 Q1 导通。此时,MOSFET 的小电阻会充当二极管 D1 的旁路,将电流输送到负载。
当电池反向连接,即 A 为负,B 为正时,晶体管的内部二极管 D1 受到反向偏置,Q1 的栅源电压为 0,Q1 晶体管截止,负载无电流通过。
换句话说,这个电路中的 P 沟道 MOSFET Q1,其行为类似于正向阈值电压非常低的二极管(即虚拟的 “D2”)。

N 沟道 MOSFET 反极性保护电路


N 沟道 MOSFET 也可以以类似的方式用于保护负载免受反向电池的损坏,如图 2 所示。
当 A 端为正、B 端为负时,晶体管的内部二极管 D1 获得正向偏置,为 Q1 提供栅漏控制电压,使 Q1 导通。MOSFET 的小电阻会为 D1 二极管分流,将电流送到负载。
当向 A 和 B 端子反向供电(A 为负,B 为正)时,晶体管的内部二极管 D1 受到反向偏置,其栅源电压等于 0,MOSFET Q1 截止,负载没有电流。

图 1 和图 2 所示的电路可用于保护负载免受电池反接的影响,但如果电池反向安装,则无法为负载供电。

全工况供电电路


图 3 所示的电路则可以在任何电池安装情况下为负载供电。
当电池按图 3 所示方向安装时,正电位通过 P 沟道晶体管 Q2 的正向偏置内部二极管 D2 施加到其源极,使 Q2 的栅极处于电池负极的电位,从而使 Q2 导通。电池的负极通过 N 沟道晶体管 Q3 的正向偏置内部二极管 D3 连接到其源极,由于 Q3 的栅极处于电池正极的电位,Q3 也会导通。此时,Q2 和 Q3 处于放大状态,将电池的电压传送到负载,而 Q1 和 Q4 则保持断开。
当电池安装方向相反时,正电势通过 P 沟道晶体管 Q4 的正向偏置内部二极管 D4 施加到其源极,Q4 导通。Q1 的内部二极管 D1 受到正向偏置,将来自电池负极的电势施加到 N 沟道晶体管 Q1 的源极,由于 Q1 的栅极处于电池正极的电位,Q1 导通。此时,Q1 和 Q4 导通,电池被连接到负载,而 Q2 和 Q3 则处于关断状态。
值得注意的是,该设计利用了 MOSFET 的内部二极管,晶体管 Q1 - Q4 中的二极管互相连接,形成了全桥整流器。万一 MOSFET 无法工作,二极管电桥仍然可以对输入进行整流,从而为负载提供正确极性的电力。

高电压应用电路改进


图 3 所示的电路适用电压相对较低,不超过 N 沟道和 P 沟道 MOSFET 的允许栅源结,通常为 ±15 - 20V。对于需要更高电池电压的应用,需要对图 3 中的电路进行修改,以保护 MOSFET 的栅源结,如图 4 所示。
该电路中增加了齐纳二极管 D5 - D8,用以保护 MOSFET 的栅源结,电阻 R1 和 R2 起到限流作用。在大多数情况下,D5 - D8 的 V_{zener}(反向击穿电压)值应该在 12 至 13V 之间,这足以打开 MOSFET,获得其 R_{ds - on} 值。R1 和 R2 的值(R1 = R2 = R)可以按下式进行计算:
R = (V_{batt}–R_{ds - on} ×I_{load}–V_{zener})/I_{zen}
其中,V_{batt} 是电池电压,R_{ds - on} 是 MOSFET 导通时的漏源电阻,I_{load} 是负载电流,V_{zener} 是齐纳二极管的反向击穿电压,而 I_{zen} 是齐纳二极管的工作电流。
需要注意的是,这款 Maxim 的器件在 + 3V 电源下会带来 11Ω(2×5.5Ω)的串联电阻,而在 + 5V 电源下会带来 8Ω(2×4Ω)的串联电阻。
上一篇:基于 LM2576 的 1.2~30V 可调稳压电源电路全攻略
下一篇:看懂电路图的关键:熟知各类基本单元电路

免责声明: 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非本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相关电路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