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林顿三极管的工作原理和测试电路

出处:维库电子市场网时间:2024-05-22
  达林顿三极管又称复合三极管,它是由两只或两只以上的三极管组成并封装为一体的三极管。达林顿三极管的外形和电路符号如图5—22所示。

  工作原理

  与普通三极管一样,达林顿三 极管也需要给各极提供电压,让各极有电流流过,才能正常工作。达林顿
  三极管具有放大倍数高、热稳定性好和简化放大电路等优点。

  接通电源后,达林顿三极管C、B、E 极得到供电,内部的VT1、VT2均导通,VT1的、I1、I1电流和VT2的I2、I2、I电流途径见图5—23中箭头所示。达林顿三极管的放大倍数β与VT1、VT2的放大倍数B1、2有如下的关系。

  即达林顿三极管的放大倍数为

  用指针万用表检测达林顿三极管

  以检测图5—22(b)所示的NPN型达林顿三极管为例,在检测时,万用表选择R×10k挡,测量B、E、C极任意两极之间的正、反向电阻,若达林顿三极管正常,则有下面的规律。  B、E极之间正向电阻(黑表笔接B极,红表笔接E极)小,反向电阻接近无穷大。B、C极之间正向电阻(黑表笔接B极,红表笔接C极)小,反向电阻接近无穷大。C、E极之间正、反向电阻都接近无穷大。  检测时如果与上述结果不符,则为达林顿三极管损坏。  用数字万用表检测达林顿三极管的类型和各电极如图5—24所

  示。测量时万用表选择二极管测量挡,正、反向测量任意两个引脚,当某次测量时显示0.800~1.400范围内的数值,如图5—24(a)所示,表明有两个PN结串联导通,红表笔接的引脚为P极,黑表笔接的引脚为N极,然后红表笔不动,黑表笔接另外一个引脚,如果测量显示0.400~0.700范围内的数值,如图5—24(b)所示,则黑表笔接的引脚为N极,该达林顿三极管为NPN型,红表笔接的引脚为基极,如果测量显示溢出符号“OL”,则黑表笔接的引脚为P极,该达林顿三极管为PNP型,黑表笔先前接的引脚为基极。

  (2)检测B、E极之间有无电阻  有些达林顿三极管在B、E极之间接有电阻,可利用数字万用表的电阻挡来检测两  极之间有无电阻,同时还能检测出电阻阻值的大小,在用数字万用表的电阻挡测量PN结时,PN结一般不会导通。
  用数字万用表检测达林顿三极管B、E极之间有无电阻如图5—25所示。测量时万用表选择20kQ挡,红表笔接达林顿三极管B极,黑表笔接E极,测量显示阻值为8.18kQ,如图5—25(a)所示,再将红、黑表笔互换测量,测量显示阻值为8.17k2,如图5—25(b)所示,经上述两步测量可知,达林顿三极管B、E极之间有电阻,阻值为8.17k2。


上一篇:电容式传感器的测量转换电路
下一篇:普通达林顿三极管的检测电路

免责声明: 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非本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相关电路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