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纤连接器的功能是对准两根光纤的纤芯,确保光信号高效传输。其典型结构包括以下部分:
材料:陶瓷(氧化锆,常用)、金属或塑料。
功能:固定光纤纤芯,提供机械保护,确保纤芯对准。
关键工艺:中心微孔(直径约125 μm,与光纤包层匹配)需高精度加工(误差<1 μm)。
材质:金属或工程塑料。
功能:固定插芯并提供外部保护,通常带有卡扣或螺纹结构(如LC、SC等)。
方式:
套筒对准(如FC/PC连接器):通过金属套筒实现物理接触(PC, Physical Contact)。
V型槽对准(如MT系列多芯连接器):用于高密度多纤芯连接。
功能:保护光纤弯曲部位,防止外力损伤。
类型:
PC(Physical Contact):球面抛光,减少菲涅尔反射。
APC(Angled Physical Contact):8°斜面抛光,反射损耗<-60 dB(适用于CATV、PON)。
UPC(Ultra Physical Contact):超抛光,反射损耗<-50 dB(高速通信)。
根据应用场景和性能需求,光纤连接器可分为以下几类:
类型 | 特点 | 典型应用 |
---|---|---|
SC | 方形插拔式,推拉结构,高密度安装 | 数据中心、PON、FTTH |
LC | 小型化(比SC小50%),卡扣式,适合高密度布线 | 高速光模块(SFP、QSFP) |
FC | 金属螺纹固定,抗震性强,但体积较大 | 电信骨干网、测试仪器 |
ST | 卡口旋转锁定,早期常用,逐渐被LC/SC替代 | 企业局域网、监控系统 |
MTP/MPO | 多芯(12/24芯)连接,平行阵列设计 | 40G/100G光模块、数据中心 |
类型 | 反射损耗 | 接触方式 | 适用场景 |
---|---|---|---|
PC | -35 dB ~ -40 dB | 平面接触 | 普通短距离通信 |
UPC | -50 dB ~ -55 dB | 超精密球面接触 | 高速以太网、光纤到户(FTTH) |
APC | -60 dB ~ -65 dB | 8°斜面接触 | CATV、光传感(减少回波反射) |
单模连接器:纤芯直径9 μm,用于长距离通信(如SC/APC、LC/UPC)。
多模连接器:纤芯直径50/62.5 μm,用于短距离传输(如OM3/OM4光纤)。
插入损耗(Insertion Loss):
理想值<0.3 dB,实际需控制在0.5 dB以内。
回波损耗(Return Loss):
UPC>50 dB,APC>60 dB(反射光越少越好)。
重复插拔寿命:
陶瓷插芯可达1000次以上(如LC连接器)。
温度稳定性:
陶瓷材料在-40°C~85°C下性能稳定。
高密度场景:优先选择LC或MTP/MPO连接器。
抗干扰需求:FC/APC(如5G前传网络)。
低成本短距离:SC/UPC(企业局域网)。
高速数据中心:LC/UPC(100G/400G光模块)。
免责声明: 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非本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