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高端电流检测方案:原理与设计详解

时间:2025-05-20

电子电路设计中,高端电流检测是一个关键且具有挑战性的任务。今天,我们将深入探讨 TI 提出的一个 40V - 400V 非隔离型的高端电流检测方案,该方案巧妙地利用稳压二极管改变运算放大器的共模输入电压范围,为高端电流检测提供了一种新颖且有效的解决思路。


方案原理


此方案主要使用了一个 OPA333 运算放大器、一个高压 PMOS 和一个 INA226。其工作原理基于运算放大器的 “虚短” 和 “虚断” 特性。由于存在负反馈,运算放大器的 “虚短” 使得同相输入端电压 Vp 等于反相输入端电压 Vn,且 “虚断” 保证几乎没有电流流进同相和反相输入端,所以 Vp = V2 成立,进而 Vn = Vp = V2。这意味着 R1 两端的电压等于 V1 - V2(即图中的 Vsense),也就是电流采样电阻 Rsense 上的电压。


由于 MOS 属于压控型器件,在 MOS 的栅极电容 Cgs 充满电后,几乎不会有电流从栅极流入到电阻 R2 上。因此,加在 R2 上的电压就等于 R2 * (Vsense / R1)。当 R2 和 R1 取值相等时,VR2 = Vsense。



稳压二极管钳位是该方案的一大亮点。OPA333 的共模输入范围是 (V -) - 0.1V 到 (V + ) + 0.1V。例如,在 5V 单电源供电条件下,OPA333 能处理的信号电压范围是 - 0.1V ~ 5.1V,无法处理本方案中检测电压 Vsense 上较大的共模电压。然而,在运算放大器供电的地方嵌入一个稳压二极管后,OPA333 的供电电压变为 400V 和 394.9V,其共模输入电压范围也相应改变为 394.8V ~ 400.1V,恰好满足高端电流检测的需求。之后,将这个电流转化到 R2 上,由 INA226 进行检测,设计十分巧妙。


选型要点



PCB 设计注意事项


在 PCB 设计时,要特别注意高压区和低压区的布局,避免高低压布局在一起,以防止干扰和安全隐患。对于采样电阻部分,走线应尽量合理,以减少走线引入的误差,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TI 的这个高端电流检测方案通过巧妙的电路设计和合理的器件选型,有效地解决了高端电流检测中运算放大器共模输入电压范围的问题。在实际应用中,我们可以根据具体需求对方案进行适当调整和优化,以实现更好的检测效果。同时,在进行 PCB 设计时,严格遵循相关的设计原则和注意事项,能够提高整个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上一篇:全面解读:PLC 利用模拟量输出对变频器进行调速的方案
下一篇:模拟输入模块新突破:实现高共模电压设计方案解析

免责声明: 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非本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相关技术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