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引言
2SD315AI 是瑞士CONCEPT 公司专为1 200 V和1 700 V IGBT的可靠工作和安全运行而设计的驱动模块,它以专用芯片组为基础,外加必需的其他元件组成。该模块采用脉冲变压器隔离方式,能同时驱动两个IGBT模块,可提供±15V的驱动电压和±15A的峰值电流,具有准确可靠的驱动功能与灵活可调的过流保护功能,同时可对电源电压进行欠压检测,工作频率可达MHz以上;电气隔离可达到AC4000V。
1 2SD315AI简介
1.1 外形及管脚功能
所示为2SD315AI 的外形图,该芯片共有44个管脚。具体功能如下:
脚1,2(VDD) 信号电源;
脚3(SO1) 通道1状态输出;
脚4(VL/Reset)
定义逻辑电平/错误信号复位;
脚5(RC1) 通道1死区RC 网络;
脚6(INB) PWM2/ENABLE;
脚7(RC2) 通道2死区RC网络;
脚8(MOD) 模式选择;
脚9(SO2) 通道2状态输出;
脚10(INA) PWM1/PWM;
脚11,12(GND) 信号电源地;
脚13~17(VDC) DC/DC 驱动电源;
脚18~22(GND) DC/DC 驱动电源地;
脚23(Ls2) 通道2的状态显示端;
脚24(C3) 通道2的集电极检测端;
脚25(Rth2) 通道2的阈值电阻端;
脚16,27(E2)通道3的发射极;
脚28(Viso2) 通道3的DC/DC输出侧电源;
脚29,30(COM2) 通道3的DC/DC 输出侧地;
脚31.32(G2) 通道2的栅极;
脚33,34(NC)未用;
脚35(Ls1) 通道1的状态显示端;
脚36(C1) 通道1的集电极检测端;
脚37(Rth1) 通道1的阈值电阻端;
脚38,39(E1)通道1的发射极;
脚40(Viso1) 通道1的DC/DC输出侧电源;
脚41,42(COM1) 通道1的DC/DC 输出侧地;
脚43,44(G1)通道1的栅极。
1.2 主要参数
1.2.1 2SD315AI 的极限参数
供电电压VDD和VDC 16 V;
逻辑信号输入电平VDD;
门极峰值电流Iout ±18 A;
内部开关电源输出功率6 W;
输入输出隔离电压AC 4 000 V 50 Hz/min;
工作温度-40~85℃。
1.2.2 2SD315AI 的主要电参数
输入输出延迟开通时间tpdon 300 ns;
关断时间tpdoff 350 ns;
短路或欠压保护阻断时间1 s;
输出上升时间tr out 160 ns;
输出下降时间tf out 130 ns;
电压上升率100 kV/μs。
2 工作原理与保护功能
2.1 工作原理
为2SD315AI的功能框图。它主要由DC/DC转换电路、输入处理电路、驱动输出及逻辑保护电路组成。
DC/DC转换电路的功能是将输入部分与工作部分进行隔离。而其输入处理电路由电子接口(逻辑与驱动之间的接口)LDI001及其外围电路组成。由于控制电路产生的PWM信号不能直接通过脉冲变压器,特别是当脉冲信号的频率和占空比变化较大时,尤为困难。LDI001就是专门为此而设计的,此专用集成芯片的功能主要是对输入的PWM信号进行编码,以使之可通过脉冲变压器进行传输。由于该器件内部带有施密特触发器,因此对输入端信号无特殊的边沿陡度要求,并能提供准静态的状态信号反馈。其设计为集电极开路方式,可以适应任何电平逻辑,并可直接产生半桥所需的死区时间。
驱动输出及逻辑保护电路的芯片是IGD001。它将变压器接口、过流短路保护、阻断逻辑生成、反馈状态记录、供电监视和输出阶段识别等功能都已集成在一起。一个IGD用于一个通道,其具体功能是对脉冲变压器传来的PWM 信号进行解码和功率放大,实现IGBT 的短路、过流及电源的欠压检测保护,并向LDI反馈状态,以产生短路保护的响应时间和阻断时间等。IGD 所有的保护、检测功能(如过流、短路保护和欠压保护)都置于次级,因此,在出现故障时,电路将立即被关闭并锁定。
免责声明: 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非本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