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监控是安全防范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一种防范能力较强的综合系统。视频监控以其直观、准确、及时和信息内容丰富而广泛应用于许多场合。近年来,随着计算机、网络以及图像处理、传输技术的飞速发展,视频监控技术也有了长足的发展。
“物联网”吹响安防产业融合的号角
物联网是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英文名称是“The Internet of things”。由此,顾名思义,“物联网就是物物相连的互联网”。这有两层意思:,物联网的和基础仍然是互联网,是在互联网基础上的延伸和扩展的网络;第二,其用户端延伸和扩展到了任何物品与物品之间,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因此,物联网的定义是通过射频识别(RFID)、红外感应器、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相连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以实现对物品的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
Internet of Things(IOT),也称为Web of Things。物联网是指通过各种信息传感设备,如传感器、射频识别(RFID)技术、定位系统、红外感应器、激光扫描器、气体感应器等各种装置与技术,实时采集任何需要监控、连接、互动的物体或过程,采集其声、光、热、电、力学、化学、生物、位置等各种需要的信息,与互联网结合形成的一个巨大网络。其目的是实现物与物、物与人,所有的物品与网络的连接,方便识别、管理和控制。
“物联网”促使视频监控联网成为必然
视频监控只是安防产业的其中一个领域,以往并没有融入系统、互联这些概念。但是近年来,由于平安工程、电力变电站、银行网点监控联网等对互联网需求的不断增长,打破了传统视频监控固守的狭窄领域、提出了全新的命题。
我们可以理解为:摄像头本质就是信息的采集点,编码设备则是信息数字化的变换点,它们结合起来共同完成“物联网”的步功能,那么随之而来的应该是全面的IT化、互联网化,即IP化之后的架构、技术和系统。如果说物联网是大趋势,那么IT和安防的融合就是必然的,所以对于监控而言,联网是不可避免的。这就是三者之间的逻辑联系。
从根本上说,互联网架构在范围内实现了信息的自由迁移和自由交换,互联网法则是:信息价值与信息传送范围成正比,而物联网将这个法则适用范围进一步扩展,信息的价值将更大体现出来。
另一方面,监控联网实际上是来自于我们对跨越空间图像传送和控制信号传送的不懈追求。如平安城市的联网监控,是将原本各个区域和楼宇分散的监控资源整合成一个城域范围的一体化监控资源,然后再将城域的资源整合成一个广域的资源。在物联网的前提之下,信息可以传送和集中的价值并不仅仅是跨越空间距离获取信息,更关键的是在这个基础上可以扩展各种各样的智能分析应用,这正是物联网之于监控联网的好处,如同互联网的价值,我们得以对大量信息进行处理、加工以及应用。可以预见的是,随着物联网应用范围的扩大,未来几年,各行各业的视频监控业务发展都将沿着这一条路前进。
当我们谈及物联网的时候,总是会被一台联网的冰箱可以告知我们一块贴了RFID标签的牛放在第几个抽屉这样的“新闻”所吸引,殊不知,视频监控联网,在安防业界已经作为物联网应用的先锋阔步前行了。
免责声明: 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非本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