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从规划到评估全生命周期优化PTN网络过程

时间:2011-08-30

  PTN(分组传送网,Packet Transport Network)是指这样一种光传送网络架构和具体技术:在IP业务和底层光传输媒质之间设置了一个层面,它针对分组业务流量的突发性和统计复用传送的要求而设计,以分组业务为并支持多业务提供,具有更低的总体使用成本(TCO),同时秉承光传输的传统优势,包括高可用性和可靠性、高效的带宽管理机制和流量工程、便捷的OAM和网管、可扩展、较高的安全性等。PTN支持多种基于分组交换业务的双向点对点连接通道,具有适合各种粗细颗粒业务、端到端的组网能力,提供了更 加适合于IP业务特性的“柔性”传输管道;点对点连接通道的保护切换可以在50毫秒内完成,可以实现传输级别的业务保护和恢复;继承了SDH技术的操作、 管理和维护机制,具有点对点连接的完整OAM,保证网络具备保护切换、错误检测和通道监控能力;完成了与IP/MPLS多种方式的互连互通,无缝承载 IP业务;网管系统可以控制连接信道的建立和设置,实现了业务QoS的区分和保证,灵活提供SLA等优点。

  四维度的网络规划

  网络的规划是PTN建网前的一个重要步骤,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的规划。

  可扩展性规划。对网络进行层次划分,分为接入、汇聚、几个层次,接入环主要采用GE组网,汇聚和采用10GE组网,为了适应Backhaul这种大型网络的需要,采用静态LSP技术,以提高网络的可扩展性。

  可生存性规划。电信级的50ms保护倒换是电信网络的基本要求,在PTN网络规划时,可以采用路径保护和环网保护,现阶段主要以路径保护为主。在PTN和无线设备之间可以采用LAG保护(针对以太接口)、IMA保护(E1接口)、MSP保护(STM-N接口)。

  路径规划。LSP的主备用方向选择原则是:应针对每一个接入点的具体情况,统一考虑接入及汇聚环的情况,选择经过节点(含设备与跳纤点)较少,光缆路由较短,安全性较高的链路作为主用LSP,其反方向作为备用LSP。

  可管理性规划。网管是PTN网络重要组成部分,可管理性的规划应能满足PTN网管的要求,需要从如下几个方面考虑:网管组网,是否分区域,是否分EMS、NMS层进行不同层次业务的管理、调度;网管保护,是否设置主备网管以及主备网管的形式(一主几备)。

  如何快速部署网络

  如何快速开通网络,是PTN运维面对的首要问题。

  首先,中兴通讯PTN采用带内方式传递网管信息,无需建设单独的DCN网络,提高网络部署速度:采用单独的逻辑通道隔离DCN通路,保证DCN网络的逻辑隔离;DCN通路可以配置独立带宽等资源,保证网管信息的畅通无阻;对DCN内部组网方式进行优化,以满足组大型网络的要求。PBT技术的显着特点是扩展性好。关掉MAC地址学习功能后,转发表通过管理或者控制平面产生,从而消除了导致MAC地址泛洪和限制网络规模的广播功能;同时,PBT技术采用网管/控制平面替代传统以太网的“泛洪和学习”方式来配置无环路MAC地址,提供转发表,这样每个VID仅具有本地意义,不再具有全局性,从而消除了12bit(4096)的VID数限制引起的全局业务扩展性限制,使网络具有几乎无限的隧道数目(260)。此外,PBT技术还具有如下特点:转发信息由网管/控制平面直  PPB帧演化接提供,可以为网络提供预先确知的通道,容易实现带宽预留和50ms的保护倒换时间;作为二层隧道技术,PBT具备多业务支持能力;屏蔽了用户的真实MAC,去掉了泛洪功能,安全性较好;用大量交换机替代路由器,消除了复杂的IGP和信令协议,城域组网和运营成本都大幅度下降;将大量IEEE和ITU定义的电信级网管功能从物理层或重叠的网络层移植到数据链路层,使其能基本达到类似SDH的电信级网管功能。

  其次,业务的快速配置,只需要选择创建业务的入端口和出端口,同时指定业务承载在哪条LSP上,即可实现端到端业务的创建。LSP静态配置,在网管上选择管道的源和宿节点,指定所经过的节点或策略,即可完成LSP 端到端建立。在配置保护组时自动创建OAM,无需手工添加,提高部署效率。

  同时,针对网络部署中经常用的业务类型,定义出业务模型,对其典型的参数进行缺省配置,可提高配置效率,维护人员只需要进行非常简单的设置就可以配置一些复杂的业务模型。比如双归保护,其需要配置的LSP较多,且LSP之间还需要配置共享带宽,如果运维人员对双归保护的原理不熟悉,很容易在配置中出错。

  而IEEE 1588方面,在网络实际开通中,一般采用时间分析仪来测量路径上的双向时延差,然后人工补偿到PTN设备中,这种方法,费时费力,成本高,效率非常低。中兴通讯在PTN设备上开发单独的硬件设备,在网络开通时刻,利用此单独的硬件设备实现光纤不对称性的时延测量,将不对称时延自动补偿到系统中,大大提高了1588部署效率。

  完整的OAM功能

  OAM功能是PTN重要的关键技术之一,通过在段层、隧道层、伪线层各个层次的OAM功能,可以方便地定位每个网络层次的故障,提高运维效率。目前中兴通讯PTN设备严格按照ITU标准实现了完整的OAM功能。

  故障管理:通过完善、准确的告警信息上报,准确掌握网络中的故障信息,同时可以通过告警相关性分析,快速找出告警的源头,从而进行进一步的定位分析。

  性能监测:网络和业务性能监控丢包、延迟、抖动监控分析吞吐量、流量统计等,可以对网络进行实时监控,也可以灵活地进行定时监控,根据性能检测数据还可以进行性能劣化分析。

  故障管理:网络和业务故障检测,故障定位与快速恢复。

  环境监控:网络设备的维护、设备状态、CPU电源、单板、温度、异常监控等。

  报表管理:可以对网络的资源、业务、故障、性能、日志等内容进行统计,自动生成报表,供网络维护者分析使用。

  全面进行网络评估优化

  PTN网络评估优化在网络建设后期非常重要,PTN网络开通运行后,通过网络评估,分析网络的运行状态,然后根据一定的模型对网络进行优化,提高网络的各方面性能。

  PTN网络评估总体思路是:从PTN网络的资源、生存性、运行状态等角度,对PTN网络进行分析和评估,通过评估结果,了解网络的发展瓶颈和安全隐患。PTN网络评估方法如下。

  PTN网络资源评估:对PTN网络的资源,如槽位、线路、LSP等相关资源进行评估,评估资源是否存在发展瓶颈。

  PTN网络生存性评估:对PTN网络的生存性,如网元保护、业务保护等进行评估,评估网络是否存在安全隐患。

  PTN网元生存性评估:对PTN网元的生存性,如电源、交换保护等进行评估,评估网元是否存在安全隐患。

  PTN网络运行状态评估:对PTN网络的运行状态,如网络故障、网络性能等进行评估,评估网络是否存在安全隐患。

  通过PTN网络评估软件,自动从网管系统收集这些信息,然后按照一定的分析模型对网络的信息进行分析和评估,得出评估的结果,比如网络是否需要扩容、网络的保护方式是否需要优化等内容,网络运维人员可以根据评估结果对网络进行优化,提高运维效率。



  
上一篇:校园物联网面临新的挑战和发展趋势
下一篇:简述智能电网应用物联网的八大特性

免责声明: 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非本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相关技术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