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DMA2000与1x/EV-DO移动终端测试的要求和方法

时间:2011-08-29

    前言:CDMA2000与1xEV-DO的主要区别和联系

    CDMA2000和1xEV-DO作为CDMA的两种后续技术,有着共同的技术交集:采用相同的扩频方式,即1.2288Mcps码片速率;相同的RF带宽(1.25MHz);采用相同的频段和频道号(不能互相重叠同时使用)。但两者也有很多的不同点,具体如表1所示。

CDMA2000和1xEV-DO的不同点

表 1 CDMA2000和1xEV-DO的不同点

    一、CDMA2000

    1、CDMA2000的简介

    CDMA2000(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2000) 是一个3G移动通讯标准,国际电信联盟ITU的IMT-2000标准认可的无线电接口,也是2G cdmaOne标准的延伸。 根本的信令标准是IS-2000. CDMA2000与另一个3G标准WCDMA不兼容。

    CDMA2000也称为CDMA Multi-Carrier,由美国高通北美公司为主导提出,摩托罗拉、Lucent和後来加入的韩国三星都有参与,韩国现在成为该标准的主导者。这套系统是从窄频CDMA One数字标准衍生出来的,可以从原有的CDMA One结构直接升级到3G,建设成本低廉。但目前使用CDMA的地区只有日、韩和北美,所以相对于WCDMA来说,CDMA2000的适用范围要小些,使用者和支持者也要少些。不过CDMA2000的研发技术却是目前3G各标准中进度快的,许多3G手机已经率先面世。 CDMA2000 是一个3G移动通讯标准,国际电信联盟ITU的IMT-2000标准认可的无线电接口,也是2G CDMA标准(IS-95, 标志 CDMA1X)的延伸。 根本的信令标准是IS-2000. CDMA2000与另两个主要的3G标准WCDMA以及TD-SCDMA不兼容。   CDMA2000是美国通讯行业协会 (TIA-USA) 的注册商标, 并不是一个象CDMA一样的通用术语。TIA也注册了他们的2G CDMA标准(AKA IS-95)对应CDMA1X.

    2、CDMA系统缺点

    来自非同步CDMA网中不同的用户的扩频序列不完全正交,从而引起多址干扰;   由于使用相同的载频,许多用户共用一个信道,强信号对弱信号有着明显的抑制作用,从而产生“远--近”效应,影响用户通话。CDMA系统中采用功率控制技术解决“远---近”效应

    3、CDMA与CMDA2000的区别

    cdma是码分多址的简称,CDMA2000就是CDMA技术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阶段。CDMA2000向下兼容的,也就是说目前不管什么C网手机都可以在现在的网络下使用,即使是早期的CDMA手机。189号码不会对手机做区分的,和133没有区别。   CDMA2000是CDMA的升级版,CDMA是第二代通信协议标准,CDMA2000是第三代,也就是3G标准,3G的优势是速度更快可以快速上网,视频电话等等!

    4、CDMA产生的技术背景

    CDMA,就是利用展频的通讯技术,因而可以减少手机之间的干扰,并且可以增加用户的容量,而且手机的功率还可以做的比较低,不但可以使使用时间更长,更重要的是可以降低电磁波辐射对人的伤害。 CDMA的带宽可以扩展较大,还可以传输影像,这是第三代手机为什么选用CDMA的原因。CDMA技术的出现源自于人类对更高质量无线通信的需求。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因战争CDMA手机的需要而研究开发出CDMA技术,其思想初衷是防止敌方对己方通讯的干扰,在战争期间广泛应用于军事抗干扰通信,后来由美国高通公司更新成为商用蜂窝电信技术。1995年,个CDMA商用系统(被称为IS-95A)被美国高通公司运行之后,CDMA技术理论上的诸多优势在实践中得到了检验,从而在北美、南美和亚洲等地得到了迅速推广和应用。许多国家和地区,包括中国大陆、中国香港、韩国、日本、美国都已建有CDMA商用网络。在美国和日本,CDMA成为国内的主要移动通信技术。在美国,10个移动通信运营公司中有7家选用CDMA.到2006年4月,韩国有60%的人口成为CDMA用户。在澳大利亚主办的第27届奥运会中,CDMA技术更是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1xEV-DO移动终端设备的测试要求

    1、1xEV-DO测试协议

    在3GPP2中,1xEV-DORelA测试协议被称为ETAP,该协议分为前向FTAP/EFTAP和反向RTAP/ERTAP.所有的1xEV-DO终端都被3GPP2要求支持这种应用协议。

    FTAP/EFTAP定义了控制前向信道的信息流程,并对反向相关信道进行了配置,主要用来做移动终端接收机的测试。该协议规定了如何产生和发送用于前向信道测试的数据包及如何统计计算一个移动终端是否符合性能要求的规则。

    RTAP/ERTAP定义了控制反向信道的信息流程,它规定了如何产生和发送用于反向信道测试的数据包规则,主要用在对移动终端发射机的测试中。

    2、1xEV-DO移动终端接收机测试要求

    根据3GPP2C.S0033-A标准,1xEV-DO移动终端的接收机要符合测试要求。

    3、1xEV-DO移动终端发射机测试要求

    根据3GPP2C.S0033-A标准,1xEV-DO移动终端的发射机要符合测试要求。

    4、1xEV-DO移动终端数据吞吐能力测试

    1xEV-DO技术产生的目的是提供高速数据业务,因此对移动终端数据吞吐能力的测试是研发阶段必不可少的环节。在进行数据吞吐能力测试时,首先要求测试设备工作在缺省分组数据应用(DefaultPacketApplication)模式下,缺省分组数据应用通过提供8位字节的数据流的方式在终端和基站之间携带数据包。

    在这种方案中,测试设备要满足以下要求:在1xEV-DORel0和RelA的协议下支持缺省分组数据应用(DPA);模拟1xEV-DOBTS和PDSN;可以通过以太网口与实际数据网络建立TCP/IP连接;支持简单IP和移动IP应用;支持以太网上PPP应用(MobileIP模式);当没有数据业务时,支撑睡眠模式;支持前向和反向的无线链路协议(RLP);可以实时监控前向/反向物理层和网络层的数据流量;支持TCP/IP、PPP、RLP、SLP、MAC及物理层协议的记录;记录RLP控制信息、数据包信息、IP包发送数量(包括成功发送的和未成功发送的);支持混合模式数据应用。

    5、cdma2000/1xEV-DO混合模式测试

    1xEV-DO技术的产生是为了满足高速数据业务的需要,但作为一个纯数据系统,1xEV-DO是不能支持语音业务的。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美国高通公司提出了混合模式(HybridMode)技术,这项技术使得单个双模(cdma2000/1xEV-DO)终端可以在Cdma2000和1xEV-DO网络之间“无缝”地工作。

    在业界,许多人把混合模式和EV-DV(Dataandvoice)混为一谈,甚至有些测试仪器的供应商声称在EV-DO上支持了话音业务功能。事实上,混合模式并不是在EV-DO的系统上实现了话音业务,而是根据实际的应用在cdma2000和1xEV-DO两网之间交替工作。

    混合模式测试方法是使用两台综合测试仪分别运行cdma2000系统和1xEV-DO系统,当严格进行同步后就可以模拟实际的双系统网络,这样便可以在无干扰的情况下完成混合模式的全部功能测试。

    三、1xEV-DO移动终端生产测试的常用方法

    移动终端在生产线上主要进行RF校准并执行部分基于C.S0033A的终端测试。按照C.S0033A的要求,移动终端性能的测试是建立在TAP/ETAP协议基础上的测试,也就是业内常说的基于信令的测试。作为cdma2000和1xEV-DO的主要芯片供应商,高通自己也推出了一种生产线测试模式-FTM,它可以近似地完成C.S0033A中的部分测试。

    1.基于TAP/ETAP的测试方法

    基于TAP(ETAP)的测试是目前移动终端生产线上应用比较普遍的测试。只要将终端的RF口与测试设备连接,PC通过GPIB对测试设备进行远程控制,就可以完成测试工作。

    在这种基于信令的测试中,终端与综合测试仪之间可以有信令的交互,这不仅可以在建立连接的基础上对终端进行RF测试,而且还可以顺带验证终端与网络的互通性。此外,由于终端的发送和接收等都是由信令消息控制的,终端对其反应速度也较快,尤其是在切换信道或频带时,可以大大地节约测试时间。

    与真实网络中所应用的默认分组数据应用协议(DPA)不同,在真实网络中,1xEV-DO终端有很大的自主权,其前向的速率基本上不能由网络直接指定,而是由终端实际所处无线环境来决定。而在测试应用协议之中,终端前向速率则可以由信令指定,并能通过调整测试设备的实际输出功率及AWGN噪声干扰完成模拟测试规范所要求的各种测试条件。

    2.基于非信令模式的测试方法

    非信令测试方法也就是高通所设计的生产测试模式FTM,这种测试不仅可以用于1xEV-DO终端,也可以用于cdma2000终端,其主要特点是不需要测试设备的信令支持也可以进行移动终端的终测。这种测试方法由于不需要建立连接,所以在测试开始时会节约打开会话和建立连接的时间。

    3.两种测试方法的比较

    非信令测试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对测试设备的要求,一些技术能力较弱的测试设备供应商非常支持这种方法。由于非信令方式不需要建立连接,很多人认为整体速度会比ETAP快,其实这是一个误区。在非信令的方式下,许多参数的设定都要在仪表和被测件上分别进行并严格匹配,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加大非信令测试程序的复杂性;而如果有信令存在,则仪表和被测件可对参数的设定自动协商完成。另外,如执行频率切换等操作,在信令模式下可以直接切换,速度很快;而在非信令模式下,被测件要重新捕获RF信号。表2对两种测试方法进行了一个客观的比较,供广大1xEV-DO终端生产者参考。

TAP/ETAP方式与FTM方式比较

表 2 TAP/ETAP方式与FTM方式比较


  
上一篇:浅谈Web应用系统的安全性
下一篇:简述蓝牙技术

免责声明: 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非本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相关技术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