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局域网络是相当便利的数据传输系统,它利用射频(Radio Frequency; RF)的技术,取代旧式碍手碍脚的双绞铜线(Coaxial)所构成的局域网络,使得无线局域网络能利用简单的存取架构让用户透过它,达到「信息随身化、便利走天下」的理想境界。
无线局域网(WirelessLocal-AreaNetwork,WLAN)在不采用传统缆线的同时,提供以太网或者令牌网络的功能。通常计算机组网的传输媒介主要依赖铜缆或光缆,构成有线局域网。但有线网络在某些场合受到布线的限制:布线、改线工程量大;线路容易损坏;网中的各节点不可移动。特别是当要把相离较远的节点连接起来时,铺设专用通信线路的布线施工难度大、费用高、耗时长。这对正在迅速扩大的联网需求形成了严重的瓶颈阻塞。
随着视频监控的迅速发展,单纯的有线组网已不能完全满足需求,也不是经济的途径。因此,无线网络监控作为无线网络的一个特殊使用方式逐渐被集成商所看好,越来越多的监控系统采用无线的方式,建立起了被监控点和监控中心之间的连接。
1.无线网络视频监控的优点
无线网络监控和传统的监控方案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综合成本低,性能更稳定。只需性投资,无须挖沟埋管,特别适合室外距离较远及已装修好的场合;
2、组网灵活,可扩展性好,即插即用。根据用户实际情况采取点对点或点对多点模式组网,限度地使用链路带宽,管理人员可以迅速将新的无线监控点投入到现有网络中,不需要为新建的传输链路铺设网络、增加设备,轻而易举地实现远程无线监控;
3、维护费用低。无线设备管理方式以及安装非常便利,前端设备是即插即用、免维护系统;
4、无线监控系统是监控和无线传输技术的结合,它可以将不同地点的现场信息实时通过无线通讯手段传送到无线监控中心,并且自动形成视频数据库便于日后的检索;
5、监控中心的交换机必须具备组播转发控制功能,防止广播风暴发生。通过无线设备特性管理,组播方式传输码流缓解链路带宽压力。
2.无线网络视频监控应用的范围
WLAN视频监控可以广泛应用于范围广、分布散的安全监控、交通监控、工业监控、家庭监控等众多领域,大体上有:
(1)ATM取款机、银行柜员、超市、仓库储存、工厂等的无线网络监控;
(2)看护所、幼儿园、学校等提供远程无线监控服务;
(3)电力电站、移动基站的无人值守系统;
(4)石油、钻井、勘探等无线监控系统;
(5)智能化大厦、智能小区无线管理系统;
(6)流水线监控,仓库无线监管;
(7)对道路交通24小时监察;
(8)森林防火、水源、河流资源管理的远程无线监控;
(9)旅游景区、大型厂区、建筑工地无线视频传输系统;
(10)桥梁、隧道、路口交通状况监控系统;
(11)港口、码头、边防检查站无线视频传输系统。
3.室外组网方式
无线局域网在室外主要有以下几种结构:点对点型、点对多点型和混合型。
(1)点对点型
点对点型常用于固定的要组网的两个位置之间,是无线组网的常用方式。这种联网方式建成的网络,优点是传输距离远,传输速率高,受外界环境影响较小,其模式如图1所示。
(2)点对多点型
点对多点型常用于有一个中心点、多个远端点的情况。其优点是组网成本低、维护简单,其次由于中心使用了全向天线,设备调试相对容易。该网络的缺点也是因为使用了全向天线,波束的全向扩散使得功率大大衰减,网络传输速率低,对于较远距离的远端点,网络的可靠性不能得到保证。
(3)混合型
这种类型适用于所建网络中有远距离的点、近距离的点,还有建筑物或山脉阻挡的点。在组建这种网络时,综合使用上述几种类型的网络方式,对于远距离的点使用点对点方式,近距离的多个点采用点对多点方式,有阻挡的点采用中继方式。
4.工程实例
“无线网络视频监控系统”项目在统一规划、统一管理的基础上,采用固定地点摄像的方式,使用多种视频采集端设备(网络枪式摄像机、数字网络球式摄像机、网络视频服务器、红外夜视摄像机等),在交通环境、山地环境和高楼环境等不同地理位置、不同角度,对社区各区域的重要场景和主要部分进行高质量图像拍摄,并将所拍摄的图像通过无线电波的传输方式传输到监控中心。
例如,监控范围为一个长800米、宽600米的小区,小区监控中心位置在正南位置,正北位置的小区会所汇集南边的视频图像,经汇集中心AP向监控中心传送。
本采用点对点模式进行桥接传输。
其中,无线组网模式为点对点模式:会所—监控中心(2.4GHz)。设备选择:AP设备一般采用WA1208E-GP,可保证在恶劣环境中正常运行,有防水防雷功能,并能进行数据高稳定性传输;同时采用2.4GHz垂直极化的定向天线,保证较强的信号强度,使图像数据传输非常流畅。
免责声明: 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非本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