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电放电(ESD)引起发光二极管PN结的击穿,是LED器件封装和应用组装工业中静电危害的主要方式。静电损伤具有如下特点:
(1)隐蔽性。人体不能直接感知静电,即使发生静电放电,人体也不一定有电击的感觉,这是因为人体感知的静电放电电压为2~3kV。大多数情况都是通过测试或者实际应用,才能发现LED器件已受静电损伤。
(2)潜伏性。静电放电可能造成LED突发性失效或潜在性失效。突发性失效造成LED的性失效一短路。潜在性失效则可使LED的性能参数劣化,例如漏电流加大,一般GaN基LED受到静电损伤后所形成的隐患并无任何方法可治愈。
(3)随机性。从LED芯片生产后一直到它损坏以前所有的过程都受到静电的威胁,而这些静电的产生也具有随机性。但是由于芯片的尺寸极小,约0.2mm×0.2mm,电极之间的距离就更小,如果处在静电场中,两极之间的电势差接近于零;电极的微小面积,局限了接触静电放电的状态。因此,芯片受到静电损伤的几率比器件要小得多。
(4)复杂性。在静电放电的情况下,引起放电电源的原因是空间电荷,因而它所储存的能量是有限的,不像外加电源那样具有持续放电的能力,故它仅能提供短暂发生的局部击穿能量。虽然静电放电的能量较小,但其放电波形很复杂,控制起来也比较麻烦。另外,LED极为精细,失效分析难度大,使人容易误把静电损伤失效当作其他失效,在对静电放电损害未充分认识之前,常常归咎于早期失效或情况不明的失效,从而不自觉的掩盖了失效的真正原因。
(5)严重性。ESD潜在性失效只引起部分参数劣变,如果不超过合格范围,就意味着被损伤的LED可能毫无察觉地通过测试,导致出现早期失效,这对各层次的制造商来说,是损坏声誉的。
ESD以极高的强度很迅速地发生,放电电流流经LED的PN结时,产生的焦耳热使芯片PN两极之间局部介质熔融,造成PN结短路或漏电,对失效器件解剖分析,一般在高倍金相显微镜下,可以观察到引起即时的和不可逆转的损坏击穿点,但是受到解剖手段和器件封装材料的限制,经常因为芯片污染或机械损伤等原因,而不能确定击穿点。反向放电时,电流较正向放电集中,功率密度大,因此LED反向放电ESD失效阈值较正向低得多。
免责声明: 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非本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