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将介绍采用具有热插拔功能的电源模块组成48V分布式电源结构时应考虑的设计问题与用热插拔控制器电路解决多个电路板或刀片刀片热插拔运行中的安会问题等二个方面的内容。
带电插拨功能同时也称为热插拔功能,在电源设计中是非常重要的。在采用故障容限电源架构的应用系统中,都要求带有热插拔功能以满足零停机时间的要求。在现代模拟通信和数据通信系统中,通常都必需满足这个要求。
实际上,许多大型电信和数据通信系统都采用插入到机架内共同背板上的多个电路板或刀片来构建。由于现代刀片具有更的功能,它需要消耗更多的功率,如电信计算架构(ATCA)刀片消耗的功率约为≥200W。而背板为刀片以及它们之间的通信提供电源(例如+48V、-48V、12V)。由于背板电源始终处于开启状态,因此被称为“热”或者“运行着”的背板。刀片必须插入机架而不能影响背板上其余刀片的工作。插入的刀片将利用背板的电源工作。如果检测到刀片发生故障,必须从插槽中把这个刀片拔掉,再把新的刀片插入同一个插槽以恢复服务。把刀片插入运行中的背板或者从插槽中拔掉的过程称为“热插拔”。可以支持这个功能的刀片称为“可热插拔”的刀片。
因此本文将介绍以下二个方面的内容:其一、采用具有热插拔功能的电源模块组成48V分布式电源结构时应考虑的设计问题;其二、用热插拔控制器电路解决多个电路板或刀片刀片热插拔运行中的安会问题。
1 热插拔功能的电源模块(如IAM型)组成48V分布式电源结构的设计规则
热插拔功能对于确保热插拔元件的安全特别重要。此外,在热插拔过程中,热插拔功能需避免对输入和输出电源线电压产生明显波动。任何母线电压产生明显的即使是瞬间波动,都可能引起系统工作不正常。在常用的接插件中,各个接头不是同时接通或同时断开,而是有规律地逐次接通或逐次断开。因此必须分步骤,保证电源按顺序接通或断开。
为满足上述要求,所以热插拔功能的电源模块(如IAM型)组成48V分布式电源结构的设计规则应注意如下几点:
*带电插拔时,各种参数决不能超过各元件的极限值或额定值。
*带电插入电源模块(IAM),浪涌电流必须限制在可接受的数值,以免48V输入母线电压中断或跌落。同时减小各接点之间产生的火花。
*带电插入DC-DC转换器时,该转换器的负载电流必须限制在额定值以内,保证输出母线电压Vout平稳并且不产生影响调整率的突变。
*负载断开或者未接取样线时,决不允许DC-DC转换器传输能量,即产生功率突变。
1.1 带电插入的模块应具有的功能.
为了实现上述设计规则,在每只可带电插入的模块(IAM)中应当加入简单的保护和定序电路,这样可保证电源模块拔出时,DC-DC转换器在负载切断或取样线中断以前就关断。同时,电源模块(IAM)带电插入时,其所有输入和输出端都接通以前,DC-DC转换器暂时保持关断状态。否则带电插拔时,连接器接点无规律的通电和断电,有可能损坏DC-DC转换器模块,甚至损坏整个系统。
1.2 电源模块中应加入某些均流控制电路
这为什么呐?众所周知,对故障容限首要并且是重要的要求是冗余度,也就是说,在电源系统中,至少应有一台额外的转换器或者说有一台冗余转换器。该系统通常称为N+M配置,其中,N台转换器可满足负载要求的功率,M台转换器模块作备用。应用过程中,一台转换器模块关断或发生故障时,尽管每台模块的负载电流突然增加,但是其他模块仍可保证系统输出功率不受任何影响,同样,当一台附加的转换器模块接入电源系统后,尽管每台电源模块的负载电流突然减小,系统的输出功率也不受任何影响,为此,各台转换器应具有均流能力,并且应尽量减小每台模块恢复正常供电所需的动态响应时间。所以为了负载自动均流,电源模块中应加入某些均流控制电路。电源模块的工作温度对可靠性有很大影响,工作温度每降低10℃,平均无故障时间可延长一倍。实践证明,在电源系统中,一台模块输出电流为另一台模块输出电流的二倍时,该电源模块的温升将增加一倍。
2 应用第二代DC-DC转换器与热插拔功能的电源模块(IAM48)构建的48V分布式电源方案图1为48V分布式方案示意图.
图1为48V分布式方案示意图
2.1 第二代DC-DC转换器模块特性
今使用的是Vicor的第二代转换器模块,它具有一些极好的特性,大大简化了在并联冗余系统中的应用。该第二代转换器模块重要的特性:包括使能和关断、独特的主从均流控制及自主指挥功能,其中一个转换器模块在整个系统中总处于主控地位;第二代转换器模块还具有一些普通的特性,比如欠压封锁,软起动、输出限流和远距离取样等。尤其是Vicor转换器采用零电流诣振开关。即,控制开关频率和从隔离转换器初级传送到次级的能量脉冲速率,即可达到要求的电源调整率和负载调整率。在任意给定输入电压下,脉冲宽度是恒定的,因此,每个脉冲的能量也是恒定的。在维持输出电压稳定的情况下,为了满足负载电流的要求,可以控制脉冲重复率(即开关频率),因此各模块的开关频率完全同步的话,相同模块可实现自动均流。
由图1可知,第二代DC-DC转换器模块上的PR脚是一个双向端口,它可连接并联均流母线。该端口可以接收或传输同步脉冲信号。可控制转换器模块传输同步工作,所有其他模块均接受同步脉冲,保证所有模块同频率工作。PC(初级控制)脚也是一个双向端口。该端口用作模块状态输出,在转换器工作过程中,该脚直流电压为6Vdc,在故障状况下,比如过热或输出过压时,PC脚将变为低电平(对负输入脚-Vin的电压接近0V)。在故障继续存在的情况下,PC脚周期地转变为高电平并尽力使转换器模块重新起动。只有故障状态消除后,PC脚才可能保持高电平。PC脚也可作使能/关断输入脚,如果PC脚外接低电平,转换器则关断。PC脚维持低电平时,输出电流接近2mA。为了完成使能/关断功能,可采用开路集电极或漏极晶体管开关(见图1所示的Q3)。
取样脚S用于提高输出终端电源母线电压的稳定,通常电源系统的负载都接在输出终端电源母线上。终端取样闭合调整控制回路,调整转换器输出电压Vout,以便补偿输出母线Vout(在图1左端扦件上)上产生的电压降。取样脚终端接法是维持输出电压控制所必须的。在故障容限并联冗余系统中,每台转换器模块的输出端Vout到电源母线(在图1左端扦件上)必须串入一只二极管。在输出母线上二极管的共阴极,总输出电流为各DC-DC转换器之和。这样任何模块出现包括输出短路的任何故障状态时,都可确保母线和电源系统可靠工作。当模块的输出电压降低时,串联二极管承受反向电压,因此,可简单地实现电源母线与转换器隔离。每台模块的取样线必须接在串联二极管的前面,并且接在热插拔插头的前面。分,可以确保电源模块插拔过程中,转换器控制回路不会出现任何瞬间开路。该电阻的阻值为24Ω/V,也就是说,该电阻的阻值决定于输出电压。例如,输出电压为5V时,选用120Ω电阻。
总之,具有热插拔功能的电源模块应具有以下特点:拔出前电源模块应当关断;插入时,电源模块应处于暂时关断;电源模块应能限制浪涌电流。
2.2 IAM48模块的应用
IAM48 输入功率调整模块 Vin 为36V-76V 10A而Vout为+75V to -75V 其效率为97%。
IAM48模块含有一只串联FET开关,可以实现48V母线到DC-DC转换器输入的通断控制,通断控制脚on/off(见图1中IAM48模块的引脚) 内部有上拉电路,并且为了将48V母线与DC-DC转换器模块接通,通断控制器必须拉到低电平。该模块内两输出端(+Vout与-Vout)之间还有一个并联开关。当通断控制脚对48母线负极为高电平(断开)时,该并联开关处于导适状态。当48V母线关断时,母线上的保持电容可通过并联开关迅速放电。除了通断控制功能外,IAM48模块还具有限制浪捅电流的功能,并且与FiltMod模块或EMI滤波器模块配合,还可完成瞬变过电压保护.通信设备中为了满足EMC{电磁兼容)标准,通常都采用IAM48 和FitMod模块(见图1中FitMod模块与IAM48模块的连接)。在通信设备中,都要求电源模块具有热插拔功能,因此应选用lAM48电源模块或其他可限制浪涌电流的模块。
2.3 FiltMod模块特征
VI-IAM (即FiltMod模块)输入衰减模块是一只元件级的DC 输入前端滤波器,它的特点是占用很少的空间,同时提供的保护效能,适用于精密的电子系统。VI-IAM 可与Vicor的24V、48V或300V输入模块配套使用,组成高效率,高功率密度的电源系统。系统的输出电压由1至95V,功率达400W(可扩展至800W)。利用VI-IAM可组成体积少、高效及可靠的电源系统,满足电讯和工业应用的要求。
2.4 电源模块插入电源母线时的起动顺序如下。首先,除了短引脚外,接插件的所有引脚都按无规律的顺序接通,此外,转换器并不能起动。因为通断控制短引脚并未接通,该脚通过晶体管Ql使IAM48模块维持关断状态。同时,晶体管Q3还把DC-DC转换器模块的PC脚拉到低电平,因此转换器模块处于关断状。
免责声明: 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非本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