帧中继技术的概要和必要性

时间:2009-11-26

  一、概 要

  帧中继技术是在分组技术充分发展,数字与光纤传输线路逐渐替代已有的模拟线路,用户终端日益智能化的条件下诞生并发展起来的。帧中继完成OSI物理层和路层层的功能,它具有吞吐量高、时延低、适合突发性业务等特点。帧中继 技术主要应用在广域网(WAN)中,支持多种数据型业务,如局域网(LAN)互连,远程计算机辅助设计(CAD)和计算机辅助制造(CAM),文件传送,图像查询业务,图像监视,会议电视等。

  二、发展帧中继的必要性

  1.为何会出现帧中继

  根据SNCI(Strategic Networks Consulting Inc.)的统计预测,从1994年到1997年,用户类型将发生很大的变化,用户终端--智能主机(UserHost)用户所占比例将由原本的35‰降至17‰,而客户服务器(ClientServer)用户的比例将由1994年的18‰增加到34‰。这种用户发展的趋势表明现代用户需求有以下特点:

  ①要求传输速率高,时延低;

  ②信息传送的突发性高;

  ③用户端智能化高。

  传统的方法是采用租用专线和分组网来满足用户需求,但这两种方法都有其不可克服的缺点。

  (1)租用专线

  成本十分昂贵;线路利用率很低,对突发性业务量的传送不利。

  (2)分组网

  X.25协议过于复杂,交换机和业务成本都很高;复杂的协议影响了传输速率,难以实现高速数据传送;网络时延大。

  帧中继技术正是在这种用户需求提高而现有网络技术又难以满足的情况下应运而生的。

  2.发展帧中继应具备的条件

  由于帧中继协议简单,不存在纠错及流量控制等三层功能,为保证用户数据的  正确传送,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1)传输线路质量高(BER>10↑-8);

  (2)用户终端智能本身可进行端到端的纠错和流量控制。

  就目前情况来看,一方面,宽频带,高质量, 数字化的光纤传输技术日益普及, 为帧中继的实现提供了很好的物理基础;另一方面, 用户终端日益智能化,如在LAN中的TCP/IP、SNA等协议本身就是三层以上, 将原有网络中进行的纠错、流量控制等由网内移至端到端的用户是完全有可能的,所以发展帧中继的客观条件已经成熟。

  3.帧中继是目前理想的技术

  表1对电路交换、分组交换和帧中继技术进行了比较。


  可见,解决目前用户需求,帧中继是经济有效的办法。同完善的ATM 技术相比, 帧中继又有其简便且技术成熟等优点,另外两者本质上都是包(Packet)的交换,兼容起来也比较容易。

  帧中继能带给用户的主要益处是:

  (1)降低网络互连费用;

  (2)在减少网络复杂性的基础上提高网络功能;

  (3)有统一的国际标准,易于互通和兼容;

  (4)网络与协议无关。

  总之, 帧中继将以其独特的优势为目前和将来通信事业的发展作出巨大的献。


  
上一篇:帧中继/ATM服务网方案
下一篇:基于ALOHA算法的RFID防碰撞技术研究

免责声明: 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非本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相关技术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