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感通常用绝缘铜线绕制而成。表1示线径粗细的一般方法是美国线规(American wlre gauge)。导线编号减小,其直径增加。相邻两个编号导线的直径之比为1.1229,而截面积之比为直径比的平方,即1.261。因此,对于一定的有效截面积绕组而言,导线编号减小一个,匝数增大1.261倍。相差两个编号的导线对应的匝数比为(1.261)2,即1.59,相差三个编号对应的匝数比是2。
表1列出了一定编号范围导线的物理和电特性。这些数据的获得是基于标淮重膜层作绝缘层。过去用漆绝缘膜,在端部用酸或者纱布去除绝缘膜以便进行电气连接。近30年来出现的可焊接绝缘膜层可以很方便地在端部进行锡焊。在需要用绞合线的场合,可以参阅表2中的绞合线和实心线的线径号之间的等效表。习惯上绞合线用股数/线径号来表示。例如,从表中可查出等效于No.31)实心线的绞合线为20股No.44线或20/44。一般而言,要求有效表面积越大时,用的股数就越多。
表1 线特性表——厚膜绝缘实心铜线
表2 绞合线等效表
铜的电阻温度系数是每摄氏度0.393%。绕组的直流电阻在特定温度下为:Rt1=Rt[1+0.00396(t1-t)]
(9.9)式中,t是起始温度,t1是终点温度,都以摄氏度为单位。大多数绝缘线的容许温度大约是130℃。
计算给定电感需要的匝数可以利用绕组结构的电感系数。这个系数一般叫AL,是每1000匝的归一化电感景。因为电感正比于匝数的平方,所以要求的匝数N与给定电感H L的关系如下。
计算出需要的匝数后,接下来选择线径的大小。对于每种线圈结构,用图表列出的各种线径的的匝数。应该选择可能的线径以限度地利用绕组的截面积。
线圈绕制方法各种各样,绕制技术要根据实际线圈的结构、工作的频率范围等因素决定。根据每种线圈的结构,线圈绕制技术在本章后续部分逐一介绍。
免责声明: 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非本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