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位于中科院化学所的纳米科技中心,走廊内的展板上展示着中科院近年来在纳米研究方面所取得的各项成果,从这里我们知道了“二元协同纳米材料”和这一概念的首次提出者江雷。 江雷,国内纳米。1965年生于江苏镇江,1987年毕业于吉林大学物理系固体物理,1990年获该校化学系物理化学硕士学位;1992~1994年作为中日联合培养的博士生,在日本东京大学藤岛昭先生门下攻读博士学位,1994年获博士学位后继续在东京大学做博士后;1996~1999年在日本神奈川科学技术研究院作“光电界面相变控制”课题的研究并担任组长;1999年应中科院化学所所长朱道本院士和中科院副院长白春礼院士之召,入选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后回到祖国,现任中国科学院化学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国家科技部863计划纳米专项组组长、中国科学院纳米科技中心副主任。 当1992年江雷进入日本藤岛实验室之时,国际上的纳米界面材料研究几乎刚刚起步。在此之前,现代科学已经证实物质都是由各种协同互补的二元性基本粒子组成,并已有意识地研制出了二元协同原子材料和二元协同分子材料,使合成的新材料获得了优异的性能。那么,为什么不能把物质的这种二元协同性推广到纳米尺度界面,借助异质材料的接触与融合所产生的纳米级界面将产生怎样的奇异功能,又能创造出多少种功能特异的新型材料呢?就在1998年3月,江雷正在准备日本化学学会年会发言材料时,上述创新思维在他的脑海中一闪而过,从而有了“二元协同纳米界面材料”这一概念在世界上的首次提出。 江雷当时在日本所做的光电界面材料的制备与理化性质研究取得的诸多成果,使美国、日本的许多大学和跨国公司向他敞开了大门,母校吉林大学也在向他招手。江雷终选择了中国科学院。 1999年底,江雷和他所带领的课题组隆重推出超双亲性(既亲水又亲油)二元协同界面材料技术和超双疏性(既疏水又疏油)二元协同界面纳米材料,并使该技术走向实用化,从而有了经过纳米技术处理过的具有杀菌、防辐射、防霉、不沾水、不沾油等特殊效果的织物和众所周知的“纳米自洁领带”的诞生。 2001年,江雷和他的小组成功研制出超双疏阵列碳纳米管膜,德国《应用化学》杂志对这一研究成果作了详尽报道。接着,他们又分别利用普通疏水高分子、甚至双亲高分子实现了超疏水特性,被国际权威杂志《先进材料》主编特邀撰写了系统综述性文章。 2003年2月,德国《应用化学》在世界上首次报道了江雷小组用亲水性的聚乙烯醇分子,研制成功超疏水性的聚乙烯醇纳米纤维。 超疏水性是指水在固体表面的接触角大于150度,是固体表面的一个重要特征。世界上对超疏水性60年的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在疏水材料表面构建微观上粗糙的几何结构和对表面进行氟化处理,是目前获得超疏水表面为普遍的方法和手段。 江雷小组曾先后首次报道过经氟化处理的碳纳米管膜具有超双疏性和以普通高分子聚丙烯腈为原料制备出了无氟超疏水性纳米纤维,证明纳米结构对超疏水性起到了重要作用。江雷小组近的研究又首次证明,以双亲性高分子为原料构建具有纳米尺寸凸凹几何形状,也可得到超疏水性表面。据相关称,这一研究结果打破了几十年来“只有利用疏水材料才能获得超疏水性表面”论断的局限性,大大扩大了超疏水性材料的制备范围,必将开创一个超疏水性纳米材料制备的新天地。 江雷,“海归”派中的佼佼者,正以报效祖国的拳拳之心,全力以赴地和时间赛跑,不失时机地参与国际竞争。我们祝愿江雷在原始创新之路上继续前行,不断有新的成果问著于世! |
本文摘自《纳米技术》 |
免责声明: 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非本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