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SP-OMAP5912的图像控制器接口技术

时间:2007-04-17

引言
二维图像控制器的接口设计一直是平面显示器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尤其是随着数字电视和高清电视的发展,其应用越来越广泛,对于2维图像控制器的控制也是平面显示技术的重点,一般采用微处理器控制图像控制器,NEC、Motorola和Philips均有专用的微处理器,可以方便的与图像控制器进行连接。近年来,随着数字信号处理器(DSP)和嵌入式系统的飞速发展,使得数字信号处理器和图像控制器的连接十分方便,同时DSP是一种通用处理器,可以通过修改软件和配置不同的硬件来满足各种场合需要,实现定制平面显示的需求。
本文介绍TI公司的嵌入式DSP-OMAP5912和2维图像控制器的连接。DSP可以直接采集图像信号或者从其他设备接收图像信号,并对图像信号处理后,通过2维图像控制器传输到显示器,驱动显示图像。本文着重于介绍DSP和图像控制器,以及图像控制器和显示器的连接。
1 图像控制器
图像控制器采用EPSON公司的S1D13506芯片实现。S1D13506是EPSON公司推出的彩色LCD/CRT/TV图像控制器,其主要特性有:具有较低的功耗和极低的工作电压,可以满足移动多媒体、手持设备的图像控制;在16bpp下达到800×600的分辨率;支持TET/D-TFT显示,在18位TFT下有64K真彩色;支持NTSC和PAL两种TV输出方式,支持位块传输。
S1D13506的内部功能如所示,从中可以看出,S1D13506的内部结构主要围绕2D图像驱动模块组成,对上层微处理器有主机接口模块负责和CPU的接口,同时有多媒体卡接口负责和数码相机的接口。2D模块对下层显示器有两条通道,一条负责和LCD液晶显示器连接,由LCD管道(pipeline)、LCD发射器和LCD接口组成,另外一条负责和CRT/TV普通显示器的连接,由CRT/TV管道,CRT/TV发射器,CRT/TV编码、合成器以及数模转换器DAC组成。为了加快图像处理的速度,2D模块还带有MEM控制器,通过该控制器可以外接DRAM,增大显存空间。

2 系统硬件结构
整个系统由DSP、S1D13506、键盘鼠标、PC机接口、USB设备接口,JTAG仿真口以及Flash组成,其硬件连接如所示。中,DSP是控制单元,本系统采用OMAP5912芯片,该DSP是TI公司推出的嵌入式DSP,具有双处理器结构,片内集成ARM和DSP处理器,ARM为基于ARM9核的TI925T处理器,用于控制外围设备,DSP用于数据处理,OMAP5912中的DSP是基于TMS320C55X核的处理器,提供1个40位和1个16位的算术逻辑单元(ALU)。由于DSP采用了双ALU结构,大部分指令可以并行运行,其工作频率达到150MHz,并且功耗更低。C55和ARM可以联合仿真,也可以单独仿真,如中的2个JTAG仿真接口。

中S1D13506负责图像信号的传输,驱动显示器显示图像;DSP使用EMIFF快速外设接口连接RT8019,终连接到以太网,由于OMAP5912具有嵌入式ARM核,可以对系统配置专门的IP地址,直接从互联网上访问系统;系统中的键盘和鼠标用于人机接口,用于命令的输入控制;Flash保存DSP所需要的程序,供DSP上电调用;DSP还提供HPI口,该接口可以和计算机连接,可以计算机中的文件并通过S1D13506播放。系统还配有USB接口,可以和USB设备进行数据通信。
3 S1D13506的硬件接口设计
S1D13506和OMAP5912的连接是系统硬件连接的关键,其具体连接如所示,使用OMAP5912的EMIFS接口连接S1D13506。EMIFS是OMAP5912的慢速外部存储器接口(External Memory Interface Slow),可以方便的和外部Flash、异步SRAM等设备连接。本系统的S1D13506模块传输图像信号,每秒传输24帧800×600分辨率的图像,传输速率只需要11.53Mbit/s,OMAP5912的EMIFS接口适合满足其速度要求。

S1D13506和OMAP5912的EMIFS连接,S1D13506做为OMAP5912的外部16位从异步设备,由于OMAP5912的内部数据总线度为32位,而S1D13506的数据总线宽度为16位。为此,OMAP5912只在低16位发送数据。此外,OMAP5912使用通用I/O引脚控制S1D13506的复位信号,当连续多次未收到S1D13506的响应信号时,OMAP5912可以软件复位S1D13506,从而避免通信的死锁现象。
S1D13506和外扩的DRAM以及显示器的连接如所示。中,CLK1为33.333MHz时钟,CLK2在NTSC模式下为14.31818MHz时钟,PAL模式下为17.734475MHz时钟,BCLK为80MHz时钟,通过这3个外部时钟,S1D13506对这些时钟进行分频、倍频以及两者的组合,终提供各种显示器需要的4个时钟信号,分别为主时钟、LCD时钟、CRT/TV时钟以及多媒体卡时钟。不同的显示器对这些时钟终频率的要求不同,均可以通过S1D13506的内部寄存器进行设置。

S1D13506和CRT/TV有两种连接方式,中右上为S端子接口,S1D13506只需要将亮度、对比度和色饱和度输出即可。中右下为普通CRT电视接口,S1D13506输出Red、Green、Blue以及水平和垂直信号即可。S1D13506和LCD的连接如所示,LCD显示器为数字接口,S1D13506必须提供数字接口,所示是和16位单LCD显示器接口,此外还有4位单LCD、8位单LCD、8位双LCD、9位TFT、16位单LCD、16位双LCD以及12位TFT接口,这些接口方式和的连接方式略有区别,主要在于数据信号的连接不同,此外,S1D13506还提供移位信号、帧信号和线信号到LCD显示器。

S1D13506和CRT/TV的连接属于模拟信号传输,为了提高图像信号的传输质量,必须在模拟量输出端加上LC滤波电路,滤波电路的设计如所示。中上端滤波电路为RGB输出使用,也可以为S端子的三线使用;中下端滤波电路为水平和垂直信号使用。中L1和L2为100MHz/100Ω的磁珠,磁珠和电阻电容组成π型带通滤波网络,个转折频率为1/2πRC,其中R为S1D13506的输出电阻,C为中C1或C3;个转折频率也为1/2πRC,其R为磁珠的阻值,根据频率变化,C为中C2或C4,中2个二极管组成钳位电路,保证电压处于0-VCC之间。

4 S1D13506的软件初始化
S1D13506的软件初始化配置各种寄存器和编写颜色表。下面详细给出S1D13506的初始化步骤,该初始化通过配置S1D13506控制LCD在640×480分辨率、78Hz刷新率、16位数据接口、256色8bpp、40MHz时钟输入、外接50ns的EDO-DRAM和32ms刷新时钟模式下工作。
1、设置寄存器01h为0x00;使能内存/寄存器选择位;设置寄存器01FCh=0x00;禁止显示输出。
2、设置寄存器04h和08h为0x00;设置GPIO为输入引脚。
3、设置寄存器010h、014h、018h和01Ch分别为0x00、0x10、0x02;选择CLKI为单一的40MHz主输入时钟,MCLK和LCD PCLK时钟为CLKI的一半。
4、设置寄存器01Eh为0x01;设置CPU等待状态。
5、设置寄存器020h、021h、02Ah和02Bh分别为0x01、0x06、0x01和0x01;配置外接存储器接口,寄存器020h表示外设为EDO内存,寄存器021h表示外设的刷新时钟为32ms,寄存器02Ah和2Bh配置DRAM的读写时间。
6、配置LCD的类型和时间寄存器,根据刷新率配置水平和垂直扫描的时间;主要寄存器的设置为:寄存器30h、32h、34h、38h、39h和3Ah分别为0x26、0x4F、0x1F、0xDF、0x01和0x2C,其他相关寄存器均为0。
7、配置LCD输出的格式,包括存储空间的起始地址以及FIFO的初始值;设置寄存器40h、46h和47h分别为0x03、0x40和0x01,其他相关寄存器均为0。
8、设置寄存器01FCh=0x01;使能LCD显示输出,完成S1D13506的初始化工作。
5 小结
本文详细介绍了基于OMAP5912和S1D13506的图像控制卡的接口设计方法,使用OMAP5912的EMIFS接口连接S1D13506,实现图像信号的传输。使用S1D13506可以实现液晶LCD和普通CRT显示器的驱动,系统可以实现数字电视,整个系统结构简单,实现方便。由于采用具有DSP核的处理器,系统还可以方便的应用各种数据信号处理算法。


  
上一篇:智能无线通讯在促进汽车安全应用中的作用
下一篇:基于FPGA的高速数据采集系统接口设计

免责声明: 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非本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相关技术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