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在降低WiMax基站成本上的方案

时间:2007-11-30

  成本因素至关重要。在电信行业中,更是勿庸置疑。虽然首款 WiMAX才刚刚被授权安装几个月,但 WiMAX 的市场竞争就已经非常激烈了,因此成本在这一市场中也显得尤为重要。

  对 WiMAX 而言,成本之所以如此重要,是因为其既有可能成为现有技术的补充,也有可能对现有技术造成冲击。例如,一些蜂窝运营商可能会将 WiMAX 作为一项配套服务提供给客户,就像目前很多运营商配套提供 Wi-Fi 服务一样;而有些电信公司则可能采用 WiMAX 为其 DSL 基础设施覆盖范围之外的客户提供服务。一些新进入市场的公司可能会使用 WiMAX 来吸引一些 3G 和有线宽带客户,或在基站回程通信中取代电信公司通讯线,从而对现有技术形成冲击。

  这些方案能否变为现实,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成本。对服务提供商及其客户而言,一项新技术是否具有吸引力,取决于其能否为客户提供一种更佳的选择,而价格常常是重要的衡量标准。因此,设计工作的重要之处在于是否能够很好的平衡性价比、运营性支出 (OPEX) 和资本性支出 (CAPEX)。其中,资本性支出对服务供应商的商业模型和竞争优势至关重要。

  对于基础厂商而言 ,能否限度地降低开销成本是事关公司胜败存亡的大事。在 2006 年 1 月底,大约有 400 家公司正在研制或销售 WiMAX 设备,因此,WiMAX 虽然是一项全新的技术,但市场参与者已相当多,而且竞争异常激烈。所以,产品定价基准是指导服务提供商做出购买决策的判断依据。

  同时,基础厂商也试图突出自身的产品特性,以使其产品比同类竞争产品更具吸引力。基础厂商已将研发力量集中于开发相关领域的知识产权方面,如通过提高数据速率,扩大每个基站的覆盖范围或改善终用户的服务质量 (QoS) 等来提高系统性能。例如,基础厂商们正积极支持多路输入/多路输出 (MIMO) 以及自适应波束形成等智能天线技术,这些技术使网络能够容纳更多用户同时进行通信,同时还能拓宽各个基站的覆盖范围。
 
  充分利用以往的设计和技术  

  虽然 WiMAX 是一项全新技术,但基础OEM 厂商可以重新利用其他领域的以往相关设计和技术,如 3G 和多通道多点分布式服务 (MMDS)无线技术的整合,从而将 802.16d 标准(也称为“固定”WiMAX 标准和 802.16-2004 标准)升级为 802.16e 标准(“移动”版本,也称为“802.16e-2005 标准”)。

  例如,TI 的 1-GHz TMS320TCI6482 DSP就是一款针对 CDMA2000 1xEV-DO、TD-SCDMA 以及 UMTS 等 3G 应用的高密度、低功耗基带解决方案。TI 的 DSP 提供了正交频分多路存取 (OFDMA) 系统所需的信号处理功能,而该功能是构筑 WiMAX 技术的基础。因此,通信基础厂商在拓展 WiMAX 市场时能采用与 3G 产品相同的 DSP 技术。这种重复使用性不仅能够显著降低成本与相关风险,而且还能加速产品的上市进程,从而有助于巩固其在竞争非常激烈的 WiMAX 市场中的地位。

软件结构

  充分利用现有的设计和技术对于那些试图降低成本、风险并加速产品上市进程的基础厂商来说尤为重要,有利于他们将现有系统从 802.16d 标准升级为 802.16e 标准。虽然移动 WiMAX 标准才刚刚出台(IEEE 于 2005 年 12 月刚刚批准了 802.16e-2005 标准),但针对固定应用且经过 WiMAX 授权的设备用于商业已达数月之久。尽管 802.16d 标准的开局不错,但诸如 In-Stat 的行业分析公司认为,一旦移动 WiMAX 投放市场(可能不迟于 2007 年),那么其销量则会迅速超过固定设备。

  为了快速地以低成本的方式适应潮流发展的需要,基础厂商应计划采用诸如 DSP 等可编程组件,以确保其 WiMAX 产品能够同时满足固定和移动应用的需要。事实上,由于 802.16e 基础设施能同时满足固定和移动用户的需求,因此,一些基础厂商和服务提供商正着手考虑跳过802.16d 标准,而直接升级为 802.16e 标准。
 
  基站 OEM 厂商应采用足够灵活的、能在固定与移动应用之间转换的 WiMAX 设计方案和组件,从而为这种发展趋势做好准备。此外,基站 OEM 厂商还应意识到,不同的环境可能需要更多的设计工作,如室内网络覆盖需要为 802.16e 微微蜂窝 (picocell) 提供增强型 RF 前端。


  
上一篇:无线通信系统频率干扰原理及其解决之道
下一篇:CAN-bus应用方案

免责声明: 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非本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相关技术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