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FL(Cold Cathode Fluorescent Lamps)即冷阴极荧光灯,是一种气体放电发光器件,其构造类似常用的日光灯,通过连接插头与高压板相连。
通常发射电子的材料,即阴极,分冷与热两种。热阴极,是指用电流方式把阴极加热至800℃以上,让阴极内的电子因获得热能后转换为动能而向外发射:冷阴极,是指无须把阴极加热,而是利用电场的作用来控制界面的势能变化,使阴极内的电子把势能转换为动能而向外发射。两种阴极的区别是,热阴极用低电压就可以产生电子发射,而冷阴极往往需要很高的电压才能产生电子发射;热阴极的寿命比较短,冷阴极的寿命比较长。故在液晶屏的背光源中,常常使用冷阴极。 在两端加一定高压(这个电压为启动电压,一般为1500~1800V)时,灯管中的汞原子在高压的作用下会释放出紫外光,波长大约是253.7nm。与此同时,有一部分电能转化为热能白白消耗掉了,大约只有60%电能会转化成紫外光。灯管的内壁涂有一层薄薄的白色荧光粉(假定这个灯管是白色的),这层荧光粉在吸收到灯管内的紫外光后会发出可见光,这时就看到灯管亮起来了。这个点亮的过程很短,一般为1~2s。灯管被点亮后,由于内部气体性质发生了变化,此时只需要比启动电压低很多的一个小电压(这个电压为维持电压,一般为500~800V)就可以维持灯管继续点亮,而且亮度不会发生变化。冷阴极荧光灯是一个非线性负载,灯管的供电必须是交流正弦波,频率为40~80kHz。 冷阴极荧光灯在开始启动时,当电压还没有达到启动电压时,灯管呈正电阻(数兆欧),一旦达到启动值,灯管内部发生电离放电,产生电流,此时电流增加,灯管两端电压下降,呈负阻特J跬。所以,冷阴极荧光灯触发点亮后,在电路中必须有限流装置,把灯管工作电流限制在-个额定值上,否则,电流过大会烧毁灯管,电流过小点亮又难以维持。
CCFL是一个密闭的气体放电管,在管的两端是阴冷极,采用镍、钽和锆等金属做成,无须加热即可发射电子。灯管内主要是惰性气体氩气,另外,有充人少量的氖气和氪气作为放电的触媒,再有就是少量的汞气。
CCFL需要在高压、交流电源的驱动下工作,因此,在液晶显示器中,需要将开关电源电路产生的低压直流(12V)变换为高压交流电源,这项工作由高压板完成。为了降低CCFL的功耗,提高高压板电路的转换效率,应尽可能地使CCFL的电气特性与高压板电路的电气参数相匹配。
CCFL在点亮之前,会呈现出一个很高的阻抗,须加一个1500V(均方根值)以上的正弦波交流电压,其峰-峰值可达3000~5000V <SUB>P-P</SUB>;而当灯管点亮后,气体会全部电离,灯管内的阻抗会降低至80kΩ左右,此时灯管的工作电压会降低到600V(均方根值)左右。CCFL的工作频率一般会设置在40~80kHz,因为此时的发光效率比其他频率下高出15[%]左右。
可见,在某些情况下,CCFL的伏安特性与齐纳二极管十分相似,在未点亮前,CCFL呈现无穷大的阻抗,一旦点亮,基本上是一个电阻型阻抗。因此,对于CCFL的启动,可以首先用一个启动电压将灯管点亮,然后限制并维持通过CCFL的电流,在一定的电流作用下产生相应的压降。
(l)启动电压
在灯管寿命范围内(一般规定灯管的发光亮度降低至最初值的80[%]时的实际工作时间为灯管寿命),工作环境温度下,使灯管点亮所需要施加在灯管两端的电压值,一般为交流1500~1800V。高压板电路输出端与CCFL之间的连线(包括PC板走线、导线、接插件等)对启动电压有一定的影响。
(2)工作电流
灯管正常工作时的电流为工作电流,为5~9mA。由于CCFL的亮度主妻与其工作电流有关,但为保证使用寿命,其两端的电流要大于配屏规定的最小值,要小于配屏规定的值。当低于其最小值时,灯管工作极易出现起辉不正常现象,甚至是不能点亮灯管;当高于值时,就算电流再大,亮度也不会提高多少,且电流越大,使用寿命越短。
(3)工作电压
灯管点亮之后,在一定的寿命时间内,在给定的工作电流下,灯管两端的电压值为工作电压,正常的工作电压一般为600~800V。
(4)工作频率
驱动灯管的高压是一个交流信号,交流信号的频率称为工作频率,一般为40~80kHz。在同等的工作电流、工作电压驱动下,CCFL的发光亮度与工作频率有关,在工作频率激励下,CCFL的发光亮度,偏离工作频率,发光亮度下降。
(5)等效电阻
CCFL类似于齐纳二极管,在未点亮前呈现无穷大的阻抗,点亮之后则基本为一个电阻性阻抗。
(6)输出功率
输出功率具体依灯管种类、长短和数量而定,一般在3~6W。
CFL有许多优点,包括:它是优良的白光源;低成本;高效率(光输出与输入电功率之比);长寿命(大于25000h);稳定的工作状态;容易调节亮度;重量轻等。但是,CCFL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有:
(1)CCFL需要采用交流波形驱动,任何直流成分都会使一部分气体*在灯管的一端,造成不可逆转的光梯度,使灯管的一端比另一端更亮。此外,为了提高效率(光输出与输入电功率之比),需要用接近正弦的波形驱动灯管。因此,CCFL通常需要一个DC/AC(直流/交流)逆变器来将直流电压变换成40~80k吒的交流波形。
(2)在液晶显示器中,CCFL等间隔地分布在整个液晶屏背板上,以提供的光分布。这就要求所有灯要工作在相同的亮度下。尽管在CCFL和LCD面板之间安羽:有散光器,可协助均匀分布背光,但实际情况并不十分理想,CCFL不均匀的灯管亮度仍然很容易被察觉,并影响图像质量。
(3)CCFL工作在高压高频下,在工作时,其驱动频率可能会干扰显示的画面。如果灯频接近视频刷新频率的某个倍频,就会在屏幕上出现缓慢移动的线或带。因此,需要严格控制灯频在±5%以内,以消除这种问题。
(4)用于调节灯亮度的脉冲调光频率也同样要求严格控制。这种调光方式通常是采用30~200Hz频率范围的脉宽调制(PWM)信号,在短时间内将灯关闭,达到调光目的。由于关闭时间很短,不足以使电离态消失,如果脉冲调光频率接近垂直同步频率的倍频,也会产生滚动线。同样,将脉冲调光频率严格控制在±5[%]以内就可以消除这个问题。
(5)有些CCFL和液晶屏是做成一个整体的,若灯管损坏,只能更换整个液晶面板模块,造成维修成本增加。
随着CCFL技术的不断发展,出现了一些新型的冷阴极荧光灯,现介绍如下:
(1)无极冷阴极荧光灯(EEFL)
这是一种直管形荧光灯,又称“无极荧光灯”。其基本结构与常用的CCFL相同,只不过管内没有电极,而在管外两端包以铝膜作为外电极,管内壁涂以三基色荧光粉,管内充有5[%]氩气(Ar),并添加了汞气(Hg)和氖气(Ne),内充气体的压强为0.8kPa。此背光源以5MHz的正弦电压驱动,两极电压的相位差为180°。
EEFL不同于电极在灯管内部的CCFL,电极设在外部而有利于并列启动,而且亮度比CCFL高出60%以上,适用于高亮度、大面积的显示器中。EEFL系统基于电磁感应的原理,使等离子体与电路磁力线耦合,利用套在灯管外面的一对金属电极在灯管内形成感应电流,而不像普通荧光灯那样,利用电极将外部的电能转化为灯内部工作所需要的能量。
EEFL与CCFL在驱动上的区别在于,CCFL只能是单管驱动,而EEFL则可以并联驱动。另外,FEEL的更换也比较方便。
(2)外电极无极荧光灯
外电极无极荧光灯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在灯管两端外侧设置螺旋外电极:另一种则是在灯管一端内装一电极,而在灯管另一端外缠绕着线圈外电极。灯管内充有氩氙混合气(Ar-Xe)。工作时,内电极与管外轴向分布的线圈外电极通过电力线沟通,而气体放电的电子则因随电力线分布而避免了碰撞。外电极线圈的螺距随放电路径的延长而减小。本光源以脉冲电压取代正弦波电压驱动,从而避免了阳极区的收缩。
(3)介电隔板充氙荧光灯
介电隔板充氙荧光灯的基本结构是由前、后玻璃基板构成的,前玻璃基板的内侧面设置有ITO透明导电薄膜,而后玻璃基板内侧面覆盖有一层金属电极层;两板上都有一厚度为60nm的介电层;荧光粉则沉积于前、后玻璃基板的内表面介质层的上面。前、后玻璃基板的间距为1mm,为维持放电的空间,空间内充人的氙气压强为266kPa。背光源以电压为1kV、频率为20kHz的高频交流脉冲工作。
(4)扁平外电极荧光灯
扁平外电极荧光灯是日本研制的一种平板型荧光灯,即在其前玻璃板的内侧面有一对厚膜电极,电极上覆盖有一层厚度为0.06mm的透明介电层,以防止在放电时因离子轰击而造成的电极溅射。这种背光源的两个电极是由电压、脉宽及时间间隔相等,但电信号的相位差为180°的电脉冲串驱动。
这种扁平荧光灯背光源有两种规格,它们分别被充人不同成分的放电气体:一种是压强为13.3kPa的氩-氪-汞气(Ar-Kr-Hg),另一种是压强为5.3kPa的氩-氖一氙气(Ar-Ne-Xe),工作电压分别为700V和1400V。
由于CCFL具有灯管细小、结构简单、表面温升小、表面亮度高、易加工成各种形状(直管形、L形、U形、环形等),使用寿命长、显色性好、发光均匀等优点,所以,CCFL是当前液晶屏最为理想的背光源,同时广泛应用于广告灯箱、扫描仪等仪器设备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