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压电容通常指额定电压在400V~6kV之间的电力电容器。低压电容作用是改善功率因素从而减小用电费用,并能够减轻设备的负荷,增加其使用寿命,减少供电端到用电端之间的线路损失。
(1)50~60 年代,称为代低压电容,其结构采用油浸式电容器纸作为介质,电容元件为扁平元件,液体介质采用矿物油(含有PCB 有毒物质)等,产品体积大、有功损耗达到0.2[%]~0.5[%]左右,我国国内型号为BW 系列。
(2)70 年代,随着金属化膜替代电容器纸的应用,电容器元件由扁平式改为圆形结构,由于具有自愈性能,产品的场强大大提高,使产品体积大大缩小,为BW 系列的40[%]左右,液体介质也大部分采用矿物油或树脂,有功损耗在0.12[%]左右,我国国内型号主要为BZMJ 系列。
(3)80 年代,欧洲各电容器厂家已推出圆柱型结构的称为第三代的 MKP 低压电容,其元件采用7μm 左右的金属化膜,内充天然油或树脂密封于铝壳中,使体积更加减小,有功损耗降到0.3W/kvar。由于时间与发展的限制,目前国内生产的低压电容,均是从80 年代初约7~8 年间从国外引进的,属于第二代产品。如无锡、锦州、桂林和南京等地电容器厂分别从日本SHIZUKI、比利时ASEA、意大利ARCOTRONICS 和意大利ICAR引进了生产技术与关键设备,其产品结构为方形或椭圆形,一般使用8μm 金属化膜,统计使用寿命平均在2~6 年左右。
(4)随着电器产品向小型化、无油化和环保化方向发展的趋势,第四代充气型低压电容(GMKP),采用5~6μm 金属化膜填充特殊保护气体,内置独特的安全型保护装置,其关键特点是实现了介质的革命,实现了电介质的气体化。从而产生了理论上真正的干式电容器以及具有防火阻燃,安全可靠等多种特点的新一代产品。
体积小,重量轻
采用新材料作为介质,体积、重量 仅仅为老产品的1/4和1/5;
损耗低
实际值低于0.1%,所以电容器自身的能耗低,发热少,温升低,工作寿命长,节能效果佳;
优良的自愈性能
过电压所造成介质局部击穿能迅速自愈,恢复正常工作,使可靠性大为提高;
安全性
内装自放电电阻和保险装置,使用安全可靠;
不漏油
优质浸渍剂,常温呈固态,滴溶点高于70℃,在使用中不漏油,避免环境污染
一、集中装置於变电所之高压电路(高压母线)之设置方法,此方法设备费用较少,安装容易,但效果并不如装置於低压侧有效,而仅对装置地点之侧部份有效。
二、装置於低压侧时,与负载器具愈近愈佳,且每个负载均各个加以并联适当容量之电力电容器最理想,依此种方法使高低压用的线路、变压器等电力系统全体均能将电力损失减少,使设备能产生适量之宽裕,惟如采用此种方法,安装设备比较昂贵。
三、装置於对功率因数较差之负载及高压电动机,个别加装以适当容量之电力电容器,而对於其他负载则综合以加在高压电路之电力电容器,来改善功率因数,即采用上述两项之并用方式。
四、设置时熔丝链容量(高压)应选用电容器额定电流之1.65~2.5倍。二台以上并置时,间隔距离应保持8公分以上,以利散热。
五、并联时避免使用铜板接线(高压电容器及低压屋外型电容器)。
六、配线及开关设备容量应不低於电容器额定电流之1.35倍。
七、保养工作时需在切离电源(高压)5分钟,(低压)3分钟,并确定无残留电压时,方可实施。
八、其他注意事项应详阅电容器检验卡背面。
1、初期性故障﹕电容器存有潜在缺陷,於供电初期如遇异常情形,即加速劣化引起故障。
2、偶发性故障﹕安装时接线不牢固或遭外力破坏。
3、过载使用引起之故障﹕
(1)安装处所通风不良,周围温度过高。
(2)过电压运转﹕使用电压含电源电压变动、谐波电压、串联电抗器後之基波压升,超过容许过电压限值。
(3)过电流运转﹕电容器之充电电流含有谐波状况下,该电流之有效值不得大於容许过电流限值。
(4)使用於自动功率因数调整盘(APFR)之电容器,因随负载之变化,有经常性之投入与跳脱,其投入瞬间之突增电流如未加抑制,极易造成电容器故障及接触器接点损坏。
4、老化性故障﹕电容器使用多年後,由於绝缘强度老化和内部游离等因素,造成电气绝缘强度降低而引起的损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