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半导体产量创下19个月以来的最大增幅,带动了整体工业生产,但韩国经济似乎再次进入喘息阶段。消费和服务业生产同时下滑,建筑业又受到桥梁事故的额外影响,重回下行趋势。有人担心,美国政府关税措施的影响尚未完全反映在统计指标中,但可能会给未来的出口和投资带来不确定性。
韩国统计厅30日发布的“3月产业活动动向”显示,整体工业生产指数为114.7(2020年=100),环比增长0.9%。这标志着该指数连续两个月呈现上升趋势。分行业来看,制造业生产增长3.2%,带动矿业和制造业整体生产增长2.9%,公共行政生产也增长3.8%,支撑了工业生产。
值得注意的是,半导体产量显著增长。以DRAM和闪存等存储器产品为中心的半导体产量增长了13.3%,创下了自2023年8月(13.6%)以来的最高增幅。韩国统计厅将此归因于人工智能(AI)服务器需求增长、通用存储器价格回升以及合同出货时间集中等因素。
韩国统计厅副厅长李道元解释说:“除了季度合同出货量等季节性因素外,全球经济复苏和人工智能需求也会产生多方面的影响。” 对于有人提出的“囤货”可能性,他澄清道:“虽然可能会有为了逃避关税而增加出货量的压力,但很难仅仅从这个角度来看待这个问题。”
然而,韩国需求指标同步放缓。3月份零售额下降0.3%,此前2月份曾反弹1.9%。通讯设备和计算机等耐用品销售额下降(-8.6%),影响显著。相反,食品和饮料(2.8%)以及服装(2.7%)的销售额有所增长。与去年同期相比,零售额指数上涨1.5%,创下自2023年6月(1.5%)以来21个月以来的最大涨幅。
企划财政部长赵成正表示,“2月份,三星电子S25系列新产品的上市以及电动汽车补贴的提前发放,促进了消费增长。但3月份,由于基数效应,消费增长出现停滞”,并表示,“很难认为内需形势已经出现结构性恶化”。
尤其是一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与上一季度基本持平,打破了去年四季度前连续11个季度下滑的颓势。该副局长表示:“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来看,之前的下滑势头似乎有所缓解。”他补充道:“这究竟是根本性好转,还是暂时现象,还有待进一步观察。”
服务业生产也下降了0.3%。批发和零售业(-3.5%)、金融和保险业(-2.1%)以及信息和通信业(-2.1%)持续疲软。继1月份和2月份分别下降3.2%和2.0%之后,3月份韩国出货量再次回落至-0.4%。这被解读为企业和消费者信心同时波动导致实际需求萎缩。
设备投资也下降了0.9%。机械设备(-2.6%)表现不佳,而汽车等运输设备(3.4%)则继续表现良好。政府认为,美国贸易风险正在对企业信心造成压力,导致投资决策延迟。赵局长表示:“设备投资的下降可能是受到关税担忧引发的经济信心影响。”
月份建筑开工量激增2.4%,但3月份再次下降2.7%。建筑(-1.5%)和土木工程(-6.0%)活动均有所减少,2月底安城市发生的桥面坍塌事故导致项目停工,加剧了建筑开工量下降的趋势。
赵局长表示,“2020年至2021年房地产价格上涨期间,项目融资(PF)投资大幅增加,但随着建设成本和利率上升,项目的可行性下降,导致订单低迷”,并诊断“2月份的桥梁坍塌事件导致项目停工,各种因素叠加”。
整体工业指标尚未完全反映美国关税上调的影响。李副局长表示:“除了钢铁等已实际加征关税的商品外,产量和出口量尚未出现显著变化。”他补充道:“然而,经济信心的减弱可能间接影响了消费和投资。”
第一季度,工业增加值环比增长0.2%,但同比下降0.5%。建筑开工量环比下降6.1%,继去年第四季度(-6.6%)后,已连续两个季度大幅下降。
明知大学经济学教授禹锡镇表示:“关税效应通常会在两三个月后显现,因此在关税征收前,很可能出现了抢购潮。”他补充道:“当关税效应完全显现时,出口和投资流动可能会大幅放缓。”他还表示:“仅凭暂时的反弹很难乐观,需要考虑需求萎缩和政策响应时滞等因素。”
免责声明: 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非本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