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机电进出口商会张森:中国光伏产业进入大航海2.0时代

时间:2024-06-13
  经过多年的持续发展,中国光伏已经在多方面取得了国际领先地位。从产品出海到企业投资出海,越来越多的中国光伏企业正在迎来出海2.0阶段,选择通过更广范围的海外布局建厂,减少贸易壁垒风险,通过本土化生产,逐渐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中国光伏服务全球”的全球布局。
  从“全球卖”走向“全球造”
  美国政府近期宣布在原有对华301关税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对自华进口的电动汽车、锂电池、光伏电池等产品的加征关税,尤其是光伏电池的税率将由25%提高到50%。这是大家十分关注的问题。
  实际上,过去十多年里,中国光伏遭遇了包括“双反”“201”“301”“337”以及反规避调查等多重打压手段。中国光伏产品向美国的出口基本上处于停滞状态,只有少量光伏双面组件出口当地,总占比不到去年出口全球的0.2%。因此,美国进一步对华加征301关税并没有太大影响。不过,这反映了美国进一步打压中国光伏企业的意图,而且可能会形成不好的示范效应。
  阻挡更有竞争力的光伏产品进入,其实也变相推高了当地市场下游产品的消费价格。美国的高价组件再加上人工费用,成本可能要高出几倍。一个结果就是美国可再生能源产品项目的大规模应用难以开展,会直接打消掉美国下游消费者和进口商、项目开发商的积极性。
  这样做的另一层目的就是希望光伏企业到美国当地去投资设厂,拉动当地的光伏制造、税收和就业。在此背景下,中国光伏企业的全球化进程进一步加快,已经从“全球卖”向“全球造”的发展方向转变。
  整体上来看,通过多年的技术研发和降本增效,中国光伏产业为推动全球绿色能源转型做出了巨大贡献。“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用来形容光伏产品是非常恰当的,因为过去认为光伏属于奢侈品,发电成本和火电相比不具备性价比,不具备大规模推广和应用的条件。从2014年左右开始,国内光伏市场就大规模地展开。当时国家要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制定了一些相关的政策,再加上国内相关的配套产业链蓬勃发展,使得光伏产业链的成本从长期来看都是往下走的。同时,也是因为产业链成本的快速下降,才得以让光伏产品能够在国内、国际市场上大规模应用,形成了规模效应,进一步推动了光伏产品价格的降低。
  一方面,中国光伏产业和光伏企业在降本增效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在研发方面投入了大量的资金,让产品逐渐从300w发展到现在 700w~800w的组件,同样的面积和重量,单瓦的价格至少是成倍地下降。
  另一方面,主要的光伏组件成本下降也降低了光伏发电站的成本造价。因为光伏组件大概占到发电系统成本构成的50%以上。如果把占比最高产品的价格打下来,从投资的角度来讲,建设光伏电站是更划算的,而且成本回收周期也会缩短。
  全产业链走出去
  去年以来,头部组件企业几乎都宣布了出海建厂的规划。总体上来讲,中国的光伏产业已经进入到全球化的新阶段。中国光伏产业现在要进入到大航海的2.0时代。
  第一次大航海出海,是在2011年~2014年之间,为应对欧美“双反”,中国光伏企业在东南亚布局产能,进行产能的双轨制战略布局。
  现阶段出现了全球化的要求,中国光伏企业要把产能布局到欧洲、美国,甚至墨西哥、拉美、非洲、中东,鸡蛋不能放在一个篮子里,产能建设要进行全面开放、走向世界的过程。生产和市场要更加贴近,而且有一些市场的本土化要求还是比较高的,按照可持续发展角度来讲,还是要到当地去布局产能。
  这需要考虑一个长远的规划,光伏、锂电池、新能源电动车的发展和出海之路,以及国际化的趋势是远远高于中国其他制造行业的。我们的投资不是盲目地往一个市场去扎,更多是要看到投资落到当地,看能否在当地进行长期的耕耘和发展,树立自己在当地的市场品牌。
  那么,企业出海建厂是否会造成成本上升等问题,应如何平衡经济账?要看到,国内的完备产业链也是逐步发展起来的。早期光伏产业是“多头在外”,原材料、生产设备和市场全在境外,正是因为这些方面受制,后来国家通过推动绿色转型才逐渐扭转局面。
  后来在东南亚的投资,最早是以下游的组件电池投资为主,随着在东南亚投资的产能不断扩大,整个产业链上游产品以及其他配套的辅材、辅料企业也都向东南亚进行投资,跟着走出去了。
  由此可见,到了2.0阶段,光伏产业不再是最终端的产品和产线出海,而是一个全产业链走出去的态势。不光是在东南亚,未来在美国、欧洲可能也是从某个环节开始,逐步向上下游延伸,在当地市场形成自己的产业链布局。
  当然,海外布局的成本肯定比国内高,因为在一定的时间节点之内,国外还不具备全产业链生产的规模化效应,企业也不完全适应当地的营商环境。建议在“走出去”的时候,可以形成一个上下游产业链协同的抱团出海模式,而不是单个企业单打独斗。如果能够通过产业链延伸“走出去”,对当地整个光伏产业的成本下降也会做出不小的贡献。
  同时,企业需要密切关注国内外政策的变化,以便及时调整自身的战略和运营模式。此外,通过加大研发投入,开发更高效、更低成本的光伏产品和技术,以应对设备老化带来的产品质量和产能不足的问题,可以让企业保持在全球市场上的竞争力。
  客观看待阶段性供需错配
  目前光伏产能正在经历着“优质产能扩大”和“落后产能出清”并存的局面。
  光伏产业在中国的发展大概有二三十年,最早就是主要供应欧洲市场,而且从2011年开始,欧洲就发起过贸易救济调查,例如“双反”调查,所谓“产能过剩”问题在当时也提出过。直到2013年,中欧达成协议,中国的光伏企业只需遵守价格底线和规模上限,就可以避免缴纳欧盟的高额反倾销关税。
  之后到2019年9月恢复了自由贸易,在2019年—2023年之间,在欧洲能源紧缺的背景下,中国实际上用高质量、高效率、价格实惠的新能源产品供给了这片市场,为欧洲的可再生能源转型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欧洲的下游用户和消费者是受益方。
  也是在这个过程中发现,欧洲没有像中国这么规模庞大的市场应用场景以及完整的产业链条,同时欧洲的用工、用水、用电、土地等要素成本较高,导致欧洲光伏制造商与中国光伏企业的生产成本差距逐渐拉大。
  粗略估算,中国光伏企业生产的光伏板,成本可能是在0.1美元/瓦左右。但是欧洲企业的生产成本大概0.2美元/瓦左右,美国还要更高,生产成本应该是在0.25-0.3美元/瓦左右。
  需要注意的是,欧洲的光伏需求在2022年出现暴增。为了满足高涨的下游需求,多晶硅、硅片、电池片等上游原材料以及一些辅材辅料的价格都在上涨。但由于上下游供给存在时间差,导致短期内出现供大于求,从下半年才开始出现了价格下降,从终端组件一直往上延伸到硅片、硅料等原材料。全球的产业链都存在这样的问题。
  而且在历史上,光伏价格的波动、供需关系的错配时常出现,阶段性的价格波动是非常普遍的。但总体来看,近十年的产业链,不管是单个产品的价格,还是系统的成本,造价都下降了超过90%。
  国际能源署之前预测,到2030年全球光伏累计装机量有望达1721GW,到2050年将进一步增加至4670GW。因为按照全球的绿色能源转型目标,目前的优质光伏产能想要供给全球市场还是远远不够的。
  所谓的优质产能也是动态变化的,比如前两年光伏行业主流的产品还是PECR电池,从去年到今年,PECR电池产能占到了市场供应的70%。到了今年,行业都预判 TOPCon 这种效率更高的产品技术路线到今年底会占据70%以上的市场,之后可能还会再出现新产品扭转市场的局面。这些技术更新也都是为了让产品效率更高、成本更低,从而实现更大范围的应用推广。
  所以,要客观看待当前的阶段性供需错配,中国光伏这两年要通过市场化竞争和降本增效,把落后的产能淘汰掉,这也是现在国家正大力提倡推广的高质量发展的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会出现阶段性供大于求的行业阵痛,也是市场淘汰和洗牌的一种正常商业行为。不仅是在光伏行业,以前的传统行业也是如此,都是通过市场化竞争和国际市场的接轨,才能不断地提升本行业的企业质量。
上一篇:中国光伏行业协会刘译阳:高效、智能是光伏产业高质量发展方向
下一篇: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刘勇:应建立体现新型储能价值的市场化运营机制

免责声明: 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非本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