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L科技接受了特定对象调研,参与单位有招商证券、中信建投证券、UBS、Franklin Templeton SinoAm Securities、FubonTrust、Hony Capital、President Securities、Taishin Trust Securities Investment。
问答环节具体内容如下:
1、大尺寸面板长期供需展望
答:首先,从需求侧来看,近两年全球电视销量在低位企稳,大尺寸化趋势推动全球平均尺寸增长,电视面板需求面积保持稳定增长。大尺寸化是行业的长期趋势,将推动需求面积保持长期稳定增长。
其次,从供给侧来看,行业没有新的大尺寸产能投入,并且海外低效产能仍在不断退出,供给侧格局在持续优化。随着行业格局向好,按需生产逐渐成为行业共识,行业进入有序发展的新阶段。
因此,在需求面积保持稳定增长,而供给侧格局持续优化的背景下,大尺寸面板供需关系有望实现稳步改善,大尺寸产品的价格也将保持向好态势。
2、行业的稼动率水平,大尺寸面板今年价格趋势展望
答:大尺寸面板需求面积保持长期增长趋势,但以季度和月度来观察,则会呈现需求的季节性波动。总体而言,二、三季度是行业的需求旺季,在供给侧按需生产的情况下,预计行业稼动率将呈现旺季提高,淡季降低的趋势,面板价格随之出现旺季上涨、淡季小幅波动。
今年一季度,受春节假期及岁修等影响,行业稼动率水平较低,三月至今备货需求拉动稼动率显著回升和价格上涨,目前上半年备货旺季接近尾声,预计二季度末行业稼动率将有所回落。随着下半年备货旺季的到来,稼动率和价格仍具备上涨动能。
从结构上来看,65吋、75吋主力产品则将受益于更集中的供给格局和更强劲的需求,从而有更好的价格表现。
长期来看,大尺寸面板需求面积稳定增长,供给侧无新增产线产能并且格局持续优化,行业年均稼动率和盈利水平预计呈现逐年向好的趋势。
3、IT面板价格展望,公司IT业务进展
答:显示器面板由于尺寸接近电视面板,产能会受到电视面板产能稼动率的影响,随着高世代线产能稼动提升,显示器面板产能也趋于紧张。同时,显示器下游终端出货呈现回暖增长,因此近期显示器面板价格出现小幅提升趋势。
笔电面板目前价格相对稳定,有结构性小幅涨价。长期来看,在需求侧,AI浪潮有望催化笔电终端需求增长;在供给侧,国内厂商的高世代线优势产能有望持续替代海外低效产能,供给侧结构会进一步改善。公司对笔电面板的长期趋势保持积极态度。
IT业务是TCL华星增长的引擎之一,随着广州t9产线顺利爬坡,公司IT业务快速发展,显示器出货排名提升至全球前三,其中电竞显示器市场份额全球第一,笔电和车载产品按计划完成品牌客户导入并逐步放量。
4、oled产品需求展望,公司oled业务进展及产能情况
答:柔性OLED面板在手机领域的渗透持续增长,同时以LTPO为代表的高端技术产品对于供给侧产线能力构成挑战,进一步驱动OLED面板供需关系平衡。
去年四季度开始,公司柔性OLED产品供不应求,2024年第一季度柔性OLED手机面板出货提升至全球第三。公司t4的柔性OLED产能设计45K/月,受新产品开发及新技术新工艺导入等影响,实际产能会有些折损,为更好满足客户需求,公司对产线进行部分改造,实现产能利用最大化,并提升LTPO等高端产能占比。
公司坚定执行差异化、高端化策略,不断提升高端产品占比,OLED业务经营效益得到明显改善。今年,公司还将进一步做好产品结构及成本优化方面的工作,加速OLED业务的业绩改善。
5、显示业务折旧和资本开支的未来趋势
答:公司目前大部分8代产线已折旧结束,但随t9等新建产能爬坡转固,按照当前的产线情况,预计2025年折旧较2024年有小幅增加,并在2025年达到高峰。2026年开始,显示业务折旧将呈下降趋势,后续随着11代线和oled产线的折旧陆续到期,折旧还将进一步减少。
而从折旧占收入比角度来看,随着t9等高附加值新线驱动公司营收快速增长,长期来看,显示业务的折旧占收入比例呈现下降趋势。
公司显示业务的产能布局日趋完善,后续资本开支主要集中于t9产线phase2的建设和t3扩产部分产能建设,属于规划内资本开支;对于新产线公司目前没有投资计划,总体资本开支未来呈现下降趋势。
6、公司印刷OLED产线进
答:公司规划于武汉投建一条5.5代印刷OLED实验线,目前正在进行产线设备搬入、安装与调试工作,预计2024年内可实现小批量量产。
公司印刷OLED技术开发和产线投建进展符合预期,我们会基于这条实验线审慎推动印刷OLED产业化进程,对于进一步资本开支和新的产线,公司目前没有计划。
7、公司是否有8代oled产线投资计划
答:公司目前没有8代OLED产线投资计划。
从2014年开始,TCL华星就在印刷OLED技术方向积极进行研发探索,随着材料、设备等产业链合作伙伴的共同努力,印刷打印的产业准备度近几年得到提高,公司因此也推进了5.5代实验线的投建。但目前下游OLED中尺寸产品需求、印刷产业链成熟度和公司技术进展尚未达到大规模量产条件,公司会秉持审慎态度推进。
免责声明: 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非本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