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立自强基石:谁是通信专利英雄?

时间:2023-04-28
    推动建设更加包容和多元化的生态系统,加速创新创造和业务增长。
    2023年4月26日是第23个世界知识产权日,知识产权建设与专利运用,对于通信产业而言,意义不言自明。专利是竞争的“武器”、是合理合法的公平手段、是未来知识产权竞争的核心点,通信行业是一个专利密集型的产业,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才能在国际舞台拥有话语权。
    2022年,全年授权发明专利79.8万件,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9.4件。无论是个人还是企业,近年来知识产权保护意识逐步觉醒。世界知识产权日再次提醒我们,在通信产业的大航道上,知识产权保护与专利运用是重要课题。那么,当前5G/6G专利呈现怎样格局?如何实施专利保护?如何创新发展?
    “升值”中国通信专利价值
    中国已经成为移动通信科技最主要的策源地和部署地。
    2月28日,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在日内瓦发布的最新报告显示,2022年全球PCT体系共注册27.8万项专利,其中,中国注册专利70015项,2022年中国PCT国际专利申请量再次蝉联全球第一,其后依次是美国(59096项)、日本(50345项)、韩国(22012项)、德国(17530项)。
    从PCT申请人排名来看,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仍然是迄今为止最大的申请人,在2022年公布了7689件PCT申请,三星电子位居第二(4387件),紧随其后的是高通(3855件)、三菱电机株式会社(2320件)、爱立信(2158件)和OPPO(1963)。
    据中国信通院的最新统计分析结果,5G标准必要专利的年度声明量呈现逐年攀升的态势,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全球声明的5G标准必要专利超过8.49万件,有效全球专利族超过6.04万项。
    随着5GRel-17标准的冻结和Rel-18标准制定工作的开展,预计未来5G标准必要专利的声明数量仍会继续增长。其中,有效全球专利族数量排名前十位的企业依次是华为、高通、三星、中兴、LG、诺基亚、爱立信、大唐、OPPO和小米。
    中国信通院知识产权与创新发展中心司法鉴定与专利标准研究部副主任、司法鉴定所副主任闫坤在接受《通信产业报》全媒体记者采访时表示,在5G领域,中国已实现全球知识产权的引领,在专利数量和国际竞争力等方面都具有世界一流水平。
    企业如何实施专利保护?
    在专利上吃过亏的公司,往往都会成为专利的强者!
    毋庸置疑,在数字化转型大潮下,专利的布局已经成为公司的核心竞争力。专利是国家赋予专利权人所创造的智力成果的一种排他性权利,任何单位或个人未经专利权人许可都不得实施其专利。专利收费则是鼓励知识产权创造者进行创新的一种合理方式。
    通信产业互联互通的特性,要求整个产业严格按照通信标准,通信标准通过主要厂商等标准组织成员以投票的方式形成。一旦拥有了标准必要专利(Standard Essential Patent,简称“SEP专利”),将在产业运营中占据重要的优势地位。
    然而,移动通信产业具有其特殊性,一部5G多模手机上凝聚涉及大约6万余件专利,没有任何一家厂商能够独家拥有所有的专利。而且声明的SEP专利对标率只有大于七分之一的概率,这就使得整个行业的专利纠纷特别频繁。目前,在国际上,除去德国对移动通信领域坚决采取禁售的手段,大多通过技术费率的方式通过缴费来解决争端。
    但当前,专利收费也存在一定的“乱象”。例如,部分专利权人特别是某些“非专利实施主体(Non-Practicing Entity,NPE)”向被许可人恶意收取高价专利许可费,并通过申请禁令的方式向被许可人施压,此举尤其给中小型企业增加了沉重的诉讼和许可负担。
    国家知识产权局知识产权发展研究中心副研究员王雷认为,这个情势下就需要认清声明SEP专利的真正含金量。当前扭转中国通信产业专利收费劣势关键在于提高声明标准必要专利的质量和布局的核心度。
    闫坤建议,专利权人在行使专利权时,应认真实施专利法及其实施细则和其他司法解释的规定,在维护自身利益的基础上,也应适当考虑善意被许可人的情况。针对标准必要专利,专利权人应遵守“公平、合理、无歧视(FRAND)原则”。双方在友好协商的前提下,共同推动谈判的顺利进行,维护良好的产业生态环境。
    警惕6G专利标准潜在分裂风险
    当前,5G通信的R15、R16、R17已经冻版,代表5G通信专利的基本面已经定局,专利分布态势基本明晰和确定。代表5G-Advanced的R18正在吸引产业界的高度关注并开展研究,预计对5G-Advanced的研发和产出的专利要持续影响到2030年商用的6G通信。
    国家知识产权局知识产权发展研究中心相关报告显示,目前对于6G的研究同样投入高度热情,全球38032项6G潜在关键技术相关专利中,中国占比35%(13449 项)、美国占比18%(6926项)、欧洲占比13%(4933项)、日本占比13%(4756项)、韩国占比10%(3796项),中国6G关键技术相关专利在数量上已经跃居全球第一。
    值得注意的是,6G专利是对6G需求和方案的一种细节呈现方式,但在6G专利中需要特别警惕标准潜在分裂风险。在当前6G研发中,美国专门组建Next G联盟,已有高通、苹果、三星、诺基亚、爱立信、AT&T、Facebook、英特尔、夏普、NEC等40多家信息通信巨头加入,中国的华为和中兴被排除在外。欧盟的旗舰6G研究项目“Hexa-X”同样汇集了25家欧美企业和科研机构。
    “中国产业界被排斥在这些联盟之外,必然会导致对于需求和方案细节一定程度了解的缺失。目前在6G相关专利的申请分布上,也可以看到这样布局的中西方差异。”王雷认为,据此需警惕6G标准的分裂,通过专利情报及时跟踪关键技术专利布局动向,统筹布局避免和缓解脱钩、分裂带来的问题。
    闫坤指出,随着越来越多国外企业在我国布局6G专利,预计未来识别6G专利潜在诉讼风险的难度会进一步加大。为应对这类风险和挑战,我国创新主体应持续开展6G前沿技术的理论研究和应用实践,积极参与标准化工作,及时开展5G/6G专利技术布局。
    释放巾帼力量
    2023年4月26日世界知识产权日的主题是“女性和知识产权:加速创新创造。”这是继2018年世界知识产权日主题“变革的动力:女性参与创新创造”之后,第二次将女性作为世界知识产权日活动主题。
    旨在努力实现知识产权领域中的性别平等,释放世界各地女性的创造力。毫无疑问,知识产权并无性别差异,相反,在通信产业的发展进程中,女性对科技进步的贡献是显著的。尤其是在中国,很多通信女性为通信产业的知识产权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其中不乏很多耳熟能详的名字。
    为弘扬世界知识产权日“女性和知识产权:加速创新创造”这一主题,《通信产业报》全媒体开展了“2023世界知识产权日通信专利巾帼榜”的专题调研,以鼓励推动通信知识产权建设与专利运用中的优秀一线女性工作者。调研主要面向运营商主要研究院,和一些技术创新活跃的产业链企业。
    调研发现,在运营商和技术创新企业中,活跃着一大批优秀的女科技工作者、技术创新先锋、技术领军者,也活跃一批从事知识产权建设和专利保护的女性专家。他们共同撑起了通信产业技术进步和知识产权建设的半边天。
    岁月鎏金,巾帼争辉。以中国电信科技创新部处长张园、中国联通研究院高级工程师李建飞、中国移动研究院无线与终端技术所技术经理谢芳、爱立信中国区专利部总监李燕华、中国移动技术经理韩柳燕等为代表的通信产业一线科技工作者和知识产权与专利建设者的优秀女性,她们对知识产权的重视与贡献,为通信产业知识产权发展与专利建设树立了榜样。
    我们希望以标杆的力量,再次提醒业界,在通信产业的大航道中,知识产权建设是行稳致远的关键保障,产业链携手,一起重视知识产权与专利建设、运用与协作。向通信产业知识产权领域的女性工作者致敬!
上一篇:消息称带有 USB-C 接口的 EarPods 将在 iPhone 15 发布前量产
下一篇:三星和LG斥资数十亿美元扩充中型OLED面板产能

免责声明: 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非本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