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发布《区域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发展生态报告(2023)》

时间:2023-04-10
    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全国行(洛阳站)拉开序幕。活动现场,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发布《区域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发展生态报告(2023)》(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指出,随着数字技术加速创新、快速迭代、群体突破,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从起步建设,到制造业与互联网深度融合,再到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发展,“由点成线、由线及面”向更大范围、更广领域和更深层次迈进,逐步进入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为核心特征和重要模式的新阶段。

    

    “数字融合的本质是数字技术赋能实体经济全方位变革。”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信息化与软件产业研究所副所长蒲松涛表示。《报告》显示,从微观层面来看,数实融合的作用主要涵盖四个方面:一是通过数字技术的应用创新技术工艺,推动行业技术路径转变,实现跃迁发展;二是打通数据链路,通过网络来汇聚更多数据,促进组织内外数据共享、流通和使用,让数据发挥更大价值;三是重组业务流程,发展更多以数据价值为核心的新型业务;四是重构组织结构,加速企业平台化、扁平化、数据化发展。
    通过微观层面的转变,将带动中宏观层面更大的转变。第一,产业创新方式重塑,形成开放共享、一体化协作、成果快速转化的创新生态;第二,生产模式转型推动行业资源优化配置效率提升,衍生出一系列新业态、新模式;第三,产业主体形态也将发生变化,从原来单个做生产的企业转向做平台的企业,很多互联网服务企业加速向制造业延伸,成为新的产业主体;第四,产业体系构成也会随之调整。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步伐加快,数字产业持续发展壮大,具有融合特征的新产业、新业态、新服务不断涌现。
    《报告》显示,数实融合将带来四大价值,包括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催生新模式新业态、推动产业绿色化发展以及促进服务产业高水平开放。
    在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的过程中,数实融合发挥着重要作用。一方面,通过对海量数据实时聚合分析,可以优化生产制造流程,提高产业链竞争力;另一方面,通过协同和融合效应可以提高产业组织效率,降低内部成本,同时借助数字技术预判产业风险,提高产业链韧性。此外,数实融合还会带动价值链的提升,从中低端附加值向高附加值转变。
    数字技术与产业技术、工艺、知识、流程等的深度融合,深刻改变着传统行业的链条环节、业务形态和服务模式,催生出新的消费理念、商业活动和价值空间。“随着数实融合的不断推进,传统制造业向服务化演进,促进了智能化生产、个性化定制、网络协同化、服务化延伸的发展。”蒲松涛说道。
    与此同时,通过数字技术的应用,能够有效提高产业资源、能源的使用效率,将产品涉及、生产等全生命周期阶段对环境的负面效应最小化,从而促进产业绿色低碳发展,获得经济、生态与社会综合效益。
    此外,蒲松涛指出,数实融合还将促进生产制造全球化分工,助力供应链全球化协同、助力产业创新网络全球协作,从而推动国内企业逐步参与更高层次的国际合作,提升产业自主发展能力与核心竞争力。
    当前,数字中国建设明显加快,各地正在大力推进数实融合的进程,形成了一些典型的做法和经验。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信息化与软件产业研究所经过长期调研和深入分析,为区域数实融合生态建设提供了参考路径。
    《报告》显示,区域数实融合生态构建的核心是深化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增强数字产业发展能力,这就要求我们要夯实数实融合的基础支撑,优化数实融合的政策机制。
    “各地的一些特色模式值得推广。”蒲松涛说道。比如,要素供给牵引模式,注重打通数实融合“要素链”,主要做法包括培育数据要素产业、推动要素数据化协同共享和引导创新要素高校配置。像广东省构建了两级数据要素市场,稳步推进了数据要素市场的优化配置与改革。山东省则是更好的发挥企业主体的作用,通过推动DCMM贯标评估来充分调动企业主体积极挖掘数据要素的作用。
    再比如,产业协同促进模式,并行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主要做法包括推进数字产业化体系化部署、深入推进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等。像江苏省实施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加速行动,打造万亿级、千亿级的产业集群。在这基础上,江苏省还在大力推进“智改数改”,培育制造业智能示范工厂,打造行业优秀标杆。
    蒲松涛建议,深入推进数实融合,一是要抓好“硬基础”,夯实基础设施底座的建设;二是要抓好“软基础”,更好的挖掘数据的价值、汇聚数据资源;三是要加快企业数字化转型,打造数实融合新型能力;四是要深化行业赋能,激活数实融合的价值潜能;五是要更好的完善数实融合推进的载体,推动园区升级,提升数实融合集聚势能;六是要统筹发展安全,加快数实融合制度创新。
上一篇:首项数字化供应链国际标准在国际电联正式发布
下一篇:CITE2023顺利收官:落幕不散场,期待明年再见

免责声明: 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非本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