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中国通信年度十大事件揭晓

时间:2023-01-04
    2022年,注定是一个悲喜交加但又具非凡意义的一年。这一年,疫情的反复影响经济生活中的每个单元。这一年,我们迎来万众瞩目的二十大,擘画奋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征程,绘就更高质量发展的新蓝图。

   

    大势之下,通信产业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通信业“基本盘”稳定升维,第二增长曲线全面上扬。特别是在数字经济大航道中,通信业发展范式集体调整,从过去存量市场的激烈竞争,变步为追求高质量发展的数字化应用的团体赛、集体舞。通信产业实现了由外及里的“重塑”,资本市场对电信业估值亦正发生重要改变,认识到老眼光看不出电信业新发展。
    但与此同时,通信产业亦面临新的挑战。数字供应链畅通上还有不清晰的灰度,产业链边界与分工正在被打破;算力网络的商业价值还需兑现……毫无疑问,在数字经济的主战场,通信业需要产业创新与能力重构。实现技术突破、业务升维、商业创新、产业链责任、高质量发展,将是行业在复杂的数字化进程中要长期面对的课题。
    2022年,什么事件令人印象深刻?什么事件将影响产业未来?在主题为“共赢主航道:面向数字经济的能力与创新”的2022通信产业大会暨第十七届通信技术年会举行之际,在征求产业链意见基础上,《通信产业报》全媒体正式发布“2022中国通信年度十大事件”。

    

    一
    二十大报告强调加快发展数字经济
    定调通信业发展方向
    10月16日—22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隆重举行,擘画了奋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宏伟蓝图。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快建设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强调加快发展数字经济,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这为信息通信业的发展确定了方向。作为建设数字经济信息通信底座和畅通经济社会发展信息“大动脉”的主力军,信息通信业将持续奋楫数字经济主航道,为踔厉中国式现代化贡献通信力量。
   
    电信业务结构和增长动力发生改变
    数字经济动能强劲
    据工信部上半年数据,三大运营商新兴业务收入占比稳步提升,直逼总收入两成,营收增长36.3%,对整体电信增长贡献率达69.3%。而三大运营商在三季报中披露,“第二曲线”营收快速上涨,对运营商收入增长贡献率超过70%。数据明示:电信业务结构在这一年发生方向性调整,传统业务走低、新兴业务走高成不可逆转趋势;推动电信业增长的动力引擎发生根本性改变,数字新兴业务成稳增长主力“引擎”。与此同时,三大运营商分别成立“行业军团”“战队”和产业研究院(事业群),不断增强面向行业数字化的业务供给和能力生成,全面提升数字经济服务能力和赋能水平。
   
    东数西算工程启动
    算网一体建设迎来高潮
    2月17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联合印发文件,确定在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成渝等地启动建设国家算力枢纽节点并规划了10个国家数据中心集群,至此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体系完成总体布局,“东数西算”工程全面启动。“东数西算”是国家算力资源一体化调配战略,对通信网络、关键技术和算力资源等提出了新需求。运营商和产业链企业积极跟进,掀起算网一体建设热潮。业界资深专家、时任中国电信总经理李正茂提出“算力时代三定律”,首次揭示算力发展的时代特征、增长规律、经济规律,受到业界广泛关注。算力网络作为国家政策与产业驱动的新型数字基础设施,随着“东数西算”工程的全面启动和主要运营商云网融合、算网一体建设推进,进入快速发展期。
   
    5G商用三年成绩斐然
    中国5G从建站大国迈向应用大国
    10月31日,中国5G正式商用已满三年,成绩斐然。三年来,运营商以近6000亿元的5G直接投资,建设了225万个5G基站,占全球5G基站总数的60%以上;发展5G套餐用户10.68亿户。三年来,创新应用在消费领域和生产领域同步发展,其中面向消费市场,三大运营商推出了5G消息、5G云游戏、VR/AR、元宇宙等5G特色应用;面向行业市场,打造了覆盖工业、医疗、教育、交通等多个行业的2万多个5G行业应用案例,建设了1余万个5G行业虚拟专网。在适度超前政策引领下,中国已经完成5G主要建站目标,丰富应用成新阶段新任务。未来,中国5G发展将从建站大国迈向更高质量的应用大国。
    五
    移动连接“物超人”
    物联网迎来价值拐点
    据工信部8月数据,三大运营商发展蜂窝物联网终端用户16.98亿户、移动电话用户16.78亿户。这意味着,移动网连接终端中代表“物”连接的蜂窝物联网终端用户数,首次超出代表“人”连接的移动电话用户数,在中国移动通信网络发展历程中具有里程碑的意义,中国正式迈入了“物超人”时代,万物互联网成为推动通信技术向前发展的新动力。未来,随着与行业融合的持续深入,物联网在连接之上将迎来新的价值拐点。
   
    R17冻结 900MHz重耕 专网频率
    发放5G场景式发展走深走实
    6月9日,5G R17正式冻结。通过引入“新终端”“新网络”“新功能”,R17面向行业场景的基础能力和功能得到了补充和完善。11月3日,工信部批准中国联通将900MHz频段资源重耕用于5G系统。2022年中国联通利用900MHz传播损耗低、覆盖范围广、穿透能力强、网络部署成本低等特点,加快推进低频打底网建设,投资200亿元快速新建17万个900MHz 5G基站,有力提升农村及边远地区场景的5G服务。11月20日,工信部宣布中国商飞获全国第一张企业5G专网频率许可。5G专网频率发放,开辟了工业5G场景专网发展的崭新模式。随着 5G R17冻结、900MHz重耕,以及企业专网频率许可发放,5G正从完善覆盖迈向深度赋能、高价值应用的场景式发展新阶段。
    七
    “国云”落地 云业务
    “提档升级”运营商云实现靓丽增长
    7月12日,在国务院国资委中央企业深化专业化整合工作推进会上,中国电信宣布携手中国电子、中国电科、中国诚通和中国国新等中央企业战略投资者,打造“国家云”公司。7月24日,由中国电信牵头的国资监管云正式上线。作为“国云”落地形式之一,国资监管云将进一步推动央企数字化转型,实现国资监管效能提升。以中国电信、中国联通、中国移动为代表的具有中国特色的运营商云,承担统筹开展科技创新、设施建设和安全防护体系部署,培育云原创技术生态的主责重任。2022年三大运营商云加速布局、业务升级,实现超高速增长,已经形成全球运营商中鲜有的数字业务亮丽风景线。随着“国云”落地和运营商云“提档升级”,基础运营商成为云计算市场重要力量,也为全球运营商数字化业务转型树立标杆。
   
    运营商同台“路演”
    数字经济重塑资本市场电信业估值体系
    7月8日,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三大运营商董事长历史性首次同框对话投资人,就电信行业发展机遇展开深度交流。这是央企同行业上市公司共同举办投资者交流活动的首创探索,是三大运营商董事长一次面向数字经济的联合“路演”,向广大投资者展示了电信运营商投身数字经济新蓝海广阔前景、描绘电信行业转型发展美好未来,让投资者读懂数字时代运营商,共享数字经济大红利。今年三大运营商集体会师A股,得到资本市场和更多投资人的关注与认可,部分运营商的股价实现多次涨停,资本市场对电信行业的估值体系正在改写。
   
    广电5G正式商用
    拉开5G市场四家竞争新局面
    6月27日,中国广电5G网络服务正式启动,192号段在各大广电网络营业厅均可办理,同期中国广电5G官网正式上线,多档套餐公布。未来,中国广电还将借助5G契机,加速智慧广电建设,促进超高清视频、广播交互等各板块业务的发展提升,加快一张网的整合进度,盘活广电生态。同时,为5G市场、电信服务市场带来 “差异化”选择。千呼万唤始出来的广电5G开启商用步伐,标志着中国广电初步形成“有线+5G”融合发展新格局,也真正拉开5G市场四家运营商同台竞争新局面。
   
    天鹅奖迎来十年里程碑
    中国手机向泛智能终端再出发
    12月22日,2022 5G终端全球创新峰会暨第十届手机设计大赛天鹅奖颁奖礼举行,新一届天鹅奖正式揭晓,小米12S Ultra、华为Mate 50 Pro、vivo X80 Pro、OPPO Findx 5 Pro获得中国手机设计天鹅奖,另有44件作品分获手机产品设计、终端解决方案、智能硬件创新、手机应用开发四类单项奖,6件产品获手机元宇宙创新奖。大会还发布了“致敬天鹅奖十年——经典产品奖、杰出人物奖、贡献企业奖”。过去十年,天鹅奖见证中国手机产业的市场崛起与价值提升,见证了中国手机向品牌聚集、设计创新、生态强大的全球引领者蝶变。随着数字中国、智慧社会、数字经济的高速发展,跨界融合、泛在多元趋势正打破终端原有形态,新终端正在被重新定义,推动中国手机产业再出发,快步迈向泛智能终端的蓝海市场。
    年度特别事件
    通信行程卡谢幕
    树通信科技向善历史标杆

    12月13日0时起,根据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有关要求,“通信行程卡”服务正式下线。四大运营商宣布,同步删除用户“通信行程卡”相关数据。“通信行程卡”是工信部会同三大运营商和中国信通院集体决策,共同建设、推出的公益性服务,自2020年3月上线以来,已累计为全国近9亿用户提供了超600亿次查询服务,全面高效支持内防扩散、外防输入,为我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做出了巨大贡献,折射了通信产业守护用户健康的责任与担当,树立了通信科技向善的历史标杆。“通信行程卡”谢幕,但通信业“以人民为中心”的服务将永远在线。

来源:通信产业网

上一篇:工信部今年根据代表建议出台政策措施39项
下一篇:中国信通院牵头的国际首个5G终端空口性能要求标准正式落地

免责声明: 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非本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