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信部:全国已有110个城市达到千兆城市建设标准

时间:2022-12-21
    近日,工信部通报2022年千兆城市建设情况。截至2022年10月底,全国共有110个城市达到千兆城市建设标准,完成总结评估工作,约占所有地级市的三分之一。其中,2021年度建成29个千兆城市,2022年度建成81个千兆城市。从区域分布看,东部地区建成41个千兆城市,中部地区建成29个千兆城市,西部地区建成40个千兆城市。
    2021年3月,工信部印发了《“双千兆”网络协同发展行动计划(2021-2023年)》,明确用三年时间,基本建成全面覆盖城市地区和有条件乡镇的“双千兆”网络基础设施,实现固定和移动网络普遍具备“千兆到户”能力。要求到2023年底,千兆光纤网络具备覆盖4亿户家庭的能力,10G-PON及以上端口规模超过1000万个,千兆宽带用户突破3000万户,5G网络基本实现乡镇级以上区域和重点行政村覆盖,建成100个千兆城市,打造100个千兆行业虚拟专网标杆工程。
    根据工信部通报的2022年千兆城市建设情况,“双千兆”用户发展方面,截至2022年10月底,我国千兆城市平均500Mbps及以上用户占比达到32.6%,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4.8%)。其中,第一批千兆城市平均达到34.5%,第二批千兆城市平均达到30.9%。千兆城市平均5G用户占比达到38.9%,高于全国平均水平(31.1%),其中,第一批千兆城市平均达到38.3%,第二批千兆城市平均达到39.5%。
    重点场所5G网络覆盖方面,千兆城市市属公办医院(三级以上)、重点高校、文化旅游重点区域以及开办客运业务的火车站(二等以上)、干线机场、重点道路等重点场所5G网络通达率均超过80%,5G网络信号电平等指标满足相关建设标准,其中84个城市重点场所5G通达率达到100%。
    “双千兆”应用创新方面,千兆城市大力推进5G、千兆光网等新技术在信息消费、垂直行业、社会民生、数字政府等领域的融合应用,积极探索“双千兆”网络协同部署建设方案和业务模式,为当地特色产业、传统企业等发展带来经营管理、生产方式的数字化变革,多个项目获得“绽放杯”5G应用征集大赛、“光华杯”千兆光网应用创新大赛全国奖。
    据了解,千兆城市聚焦区域内“双千兆”网络建设应用中的难点、痛点问题,持续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培育市场需求,引导各类市场主体发挥合力,积极参与千兆城市建设,涌现了一批具有示范效应的典型做法。
    一是优化“双千兆”网络建设环境。部分千兆城市编制出台通信基础设施专项规划,并纳入同级国土空间规划中落实;部分千兆城市加强公共资源开放共享,为“双千兆”网络建设提供便利;部分千兆城市在园区、道路、建筑物等市政项目审批时,将光纤管线(杆路)及基站站址纳入建筑方案的设计审查、竣工验收环节。
    二是降低“双千兆”网络建设成本。部分千兆城市为5G等通信设施提供用电保障,降低用电成本,并严格规范收费种类;部分千兆城市在“双千兆”网络建设、运行维护等方面提供资金补贴;部分千兆城市对市政建设、征地拆迁等造成的电信设施迁改或损毁,严格落实补偿政策。
    三是加强“双千兆”网络建设组织保障。部分千兆城市建立由市政府主要领导或相关部门牵头的多部门联合工作机制,将“双千兆”关键指标纳入对各区县、各部门的重要考核内容;部分千兆城市对疑难站址、公共设施开放、电力审批等工作,建立重点督办机制;部分千兆城市从人才引进、特色应用、科普宣传等方面对“双千兆”网络发展给予大力支持。

    据介绍,工信部此次通报2022年千兆城市建设情况,要求各地通信管理局要会同有关部门、企业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积极组织开展千兆城市建设经验交流学习,不断巩固建设成果,加快提升“双千兆”网络建设应用水平,推动构建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为加快建设网络强国、数字中国,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来源:中国电子报、电子信息产业网

上一篇:全文: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构建数据基础制度更好发挥数据要素作用的意见
下一篇:天鹅奖正式走过十年光阴

免责声明: 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非本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