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受美国次贷危机、人民币升值等诸多因素的影响,的电子制造业发展呈现趋缓现象。在这样的大环境下,中国的电子制造业也不能独善其身。如何尽快摆脱目前的困境,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迈进,业内及企业代表给出了答案。
主持人 梁红兵
特邀嘉宾
唐建兴 惠州大亚湾光弘科技电子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
张海程 北京电通纬创电子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
朱 涛 中国电子学会生产技术学分会副理事长、深圳SMT专委会会长
宣大荣 江苏省电子学会SMT委员会秘书长
王家发 华尔莱科技有限公司远东区总裁
李雅仪 励展博览集团华东区副总裁
经济不景气给电子制造业带来冲击
·优胜劣汰,电子制造业自动进入整合时期。
·市场向制造商提出更多要求和更高标准。
宣大荣
2007年~2008年,由于美国次贷危机带来的经济冲击波,以及美国本身经济发展速度放缓,给经济造成的影响,加上中国内地劳动合同法颁布执行等种种因素,国内的制造业面临增幅放缓,或者是大幅度削减产量。由于世界经济风浪原因使电子制造业自动地进入整合时期(优胜劣汰),这是十分正常的现象。
一些制造规模小,制造能力差,品质保障能力低,信誉度差的企业,关门倒闭是的选择。对于一些强有力的我国台资企业来说,他们的整合会将部分产能迁到劳动力低廉的越南、东欧等国家,例如富士康、仁宝、华硕等,对这些公司来说,生产基地的迁移可以节约大概20%的生产成本。而对于大多数的日本企业来说,他们的整合会执行异曲同工的“中国+1”政策,就是说在中国设厂的策略是不会放弃的,但必须在中国以外的地方再开设一个生产基地。
唐建兴
进入2008年,经济受美国次贷危机、石油价格高涨、粮食矿物等原材料涨价等因素的影响,增长速度明显放缓。在此大环境下,中国电子制造业也不能独善其身。从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布的数据来看,今年我国电子信息业的进出口额增幅同比都下降了,并且有近三成企业亏损,这其中主要是以出口为主的加工企业。可见中国电子制造业遇到巨大的困难:经济放缓,市场规模增长缓慢,订单量不足;经济放缓会使得市场向制造商提出更多要求和更高标准;客户成本下降的要求和不断上升的制造成本的矛盾;国家收紧加工贸易政策要求企业从加工型企业向自主、创新的贸易型企业转变。
目前经济放缓的状况不但没有改善的迹象,并且有从美国向其他国家蔓延的趋势,行业普遍反应订单量不足,该启动的出口订单旺季迟迟不能到来。与此同时,饱受雪灾、地震等自然灾害影响的国内消费者一蹶不振,期待中的奥运小高峰迟迟未到。
但与此同时我们也看到,出口额下滑使得人民币升值压力减少,货币政策有放松的可能;随着奥运会高潮的到来对消费欲产生的正面刺激,相信会带动内需向上增长;3G的确定和伴随3G网络建立、推广带来的巨大商机也有助国内市场气氛的回暖。种种迹象表明中国庞大的市场会逐渐成为中国电子制造业发展的主要支柱。当然,就庞大的电子制造产业而言,仅靠内需增长不足以抵消经济放缓的影响,但已足够让我们把更多的眼光从国外市场转移到国内市场中来。
王家发
尽管电子制造业发展目前存在趋缓的现象,但就其整体而言仍然处于成长期。对每个厂商而言,趋缓的苗头无疑带来了更大的压力。他们会对资本投入更加谨慎,并将重心放在寻找途径提升营运效率上。我们发现在面对投资抉择时,相较于投资硬件设备而去花费高得多的成本,厂商对投资软件系统的兴趣在日渐加强。由于产品复杂度增强,生产工艺的复杂度也随之增强,许多厂商都在探寻优化工艺的途径,从而达到将作业重复性或错误率降到最小。
华尔莱公司一直致力于电子设计及组装业,在该行业拥有多年的经验:观察发现更多的客户为了限度地收回投资,不仅关心软件系统的广度(横向整合),同时也非常强调系统覆盖的深度(纵向整合)。而华尔莱除了产品横跨面广之外,同时具有独特的技术以及拥有绝大多数主要设备、机器制造商的策略合作伙伴。
企业分化严重行业洗牌现象加剧
·30%~50%的国内企业制造能力空闲,造成了资源浪费。
·整个中国的电子制造市场趋向更加规范和成熟。
宣大荣
世界经济衰退给中国制造业带来的影响是痛苦的,基本上所有的企业都吃不饱,就是说有30%~50%的国内企业制造能力空闲,造成了资源浪费。
中国的电子制造企业发展至今,真正称得上EMS(电子制造服务)企业的还为数甚少,至多称作OEM(原始设备制造商)、ODM(原始设计制造商)企业,在世界的电子制造业发生突变时,这些企业都会面临不同程度的阵痛,但是面对阵痛,我们的企业家要保持清醒的头脑,要在行业整合期间学会做强,学会作成品牌企业。在对外的态度上,要利用行业协会(学会)的作用,用理性的报价来争取国外企业的订单,而不可采用一味地降低报价这样愚蠢的办法。
唐建兴
在订单量不足时,客户会有更多的选择权要求得到更优良的产品和服务,各国也会更频繁地使用各种壁垒来保护本国企业的利益,包括技术壁垒、环保壁垒、社会责任壁垒等。我国的制造水平和许多发达地区比较差距不大,相对许多新兴经济区域而言还具有一定优势,只要我们勇敢面对,用积极的态度去研究这些壁垒,不断提高自身的技术水平,不断完善我们的品质体系,正确理解环保的理念、主动承担企业自身的社会责任,就可以打破壁垒赢得更多的订单,进一步巩固我国电子制造企业在的地位。从这一点上说,我们在积极应对“中国的RoHS法规”和劳动合同法的同时,也在加强企业的竞争能力。
调查显示,过去一年珠三角制造企业的成本总体上升幅度平均约20%。
欢迎转载,请登录维库电子市场网(www.dzsc.com)
免责声明: 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非本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